儒學如何進入體制,成為主導帝國統治秩序的核心思想?
儒者在與現實權力周旋的過程中,又如何苦心孤詣保留些許理想?
本書透過對漢代儒學的解析,並以西方理論為佐證,
對以上提問作出詳細而深入的分析與回應,立論別出心裁,另起蹊徑,
是中國思想史領域與兩漢思想史研究值得一讀的論著。
「漢代儒學」無疑是中國思想史的重大課題,《漢代儒學別裁:帝國意識形態的形成與發展》一書旨在透過漢代儒學發展過程中的重要人物、著作、事件,包括叔孫通、陸賈、賈誼、董仲舒、《韓詩外傳》、《白虎通》、郡國廟的興毀等,探討漢代帝國意識形態之形成與發展狀況。本書作者清華大學中文系林聰舜教授浸淫漢代思想研究二十餘年,除運用相關的傳統資料作為論述的資源以外,並以西方理論作為佐證,立論自成一家,是兩漢思想史研究領域值得一讀的論著。
內容簡介關於作者作者序延伸閱讀◎ 書籍簡介
對體制的合理性不斷作出論述,是各個時代主流思想家共同面對的課題。漢儒在董仲舒之前,努力證明儒學能為帝國提供長治久安之策;董仲舒之後,儒學雖逐漸取得獨尊的地位,仍須面對帝國各種重要問題提出主張與論述,才能繼續有效扮演帝國意識形態的角色。
本書以帝國意識形態的形成與發展為主軸,探討漢代儒學有哪些特質讓它成功扮演帝國意識形態的角色?又是如何自我轉化、重新論述,使其得以在長期思想競逐中勝出?此外,本書也特別留意莊嚴的儒學論述背後隱藏的權力關係,諸如儒家理念、帝國統治、儒者利益之間互相依賴又互相牽制的關係。本書除結語外,共分八章,分別處理漢代儒學扮演帝國意識形態核心的幾個重要階段的問題。
本書採取的研究進路,比較接近思想史研究進路,特別留意思想家與歷史情境間的互動,並聚焦在漢代儒學作為帝國意識形態的形成與發展,討論內容牽涉到:儒學如何成為主導帝國統治秩序的核心思想;儒學對帝國政治的改造;儒者的政治文化理想與實踐;儒學對穩定帝國統治的貢獻;經學論述如何與現實重大問題結合;漢儒如何改造先秦儒學,使能符合當時政治社會的需要,而且對社會大眾更具有說服力;儒者如何進入體制並成為統治秩序的重要組成份子及其影響等。
本書各章中,透過不同儒者別出心裁的論述,可以看到儒者如何與時俱新,將儒學論述成合乎現實、主宰歷史發展的思想;也可以看到儒者在論述儒學成為帝國意識形態的過程中,常自覺或不自覺地反映了自身階級的利益。當然,也可以看到儒者在與現實權力周旋的過程中,如何苦心孤詣留住儒學的些許理想。儒學的不斷自我轉化、重新論述,也就成為儒學生存發展必然表現的樣態。對於建立漢朝的劉氏政權,如何與儒學結合以促進思想的統一,逐步鞏固其帝業,並朝中央集權方向發展;以及儒學在此政局之下,如何因應調整以取得學術主導的地位;皆有詳細而深入的分析說明。不論在政治上或儒學發展史上,本書皆提供相當清楚的線索,極具學術價值。
◎ 作者簡介
林聰舜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系(所)博士,現任國立清華大學中文系(所)教授。曾任清華大學中文系(所)主任、清華學報主編、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東亞研究系「傅爾布萊特基金會」訪問學者、香港嶺南大學中文系客座教授。目前研究領域為漢代學術思想、《史記》。已出版專著有:《明清之際儒家思想的變遷與發展》、《史記的世界:人性與理念的競逐》、《向郭莊學之研究》、《史記的人物世界》、《西漢前期思想與法家的關係》、《臺灣新統治霸權的形成》(評論集),以及學術論文數十篇。
◎ 作者序(節錄)
這部書是以儒學發展成為漢帝國意識形態之核心為主軸,探討此一發展過程前後所呈現的某些面相,特別是在此過程中,儒學有哪些特質讓它成功扮演帝國意識形態的角色?又是如何自我調整,使其得以在長期思想競逐中勝出?此外,本書也特別留意莊嚴的儒學論述背後蘊藏的權力關係,諸如經學理想、帝國統治、儒者利益之間互相依賴又互相牽制的關係。本書除結語外,共分八章,分別處理漢代儒學扮演帝國意識形態核心的幾個重要階段的問題,全書在長達二十年的漫長歲月中分別寫成,現加以整理、修訂、改寫,算是留下個人在清華大學中文系教學研究的腳印,更希望能成為兩漢思想史研究的墊腳石。
「意識形態」(ideology)的術語在法國大革命後出現,由特拉西(Antoine Destutt de Tracy)在1797年提出來,但此一術語到馬克思(Karl Marx)以後才流行起來。在馬克思主義的初始階段,「意識形態」概念具有貶義,馬克思與恩格斯(Friedrich Engels)合著的《德意志意識形態》(The German Ideology),就把占支配地位的觀念系統稱作「意識形態」,認為「意識形態」是錯誤的意識,把社會狀況表現成受某個集體利益和喜好歪曲的形式。從這個意義看,所有的思想家、宗教家、政治綱領的制定者都可能是意識形態專家。馬克思有關「意識形態」的理論後來受到各種修正與補充,它可以是科學的,可以是非評價性的(nonevaluative),「意識形態」的意義大為豐富。
本書以《漢代儒學別裁:帝國意識形態的形成與發展》為題,但對「意識形態」一詞的使用,儘量採取描述性的意義,對漢代儒學的成就與儒者的人格表現,亦絕未貶低,這是首先要聲明的。書中用了一些西方社會學家的觀念,諸如韋伯(Max Weber)的「正當性」(legitimacy)觀念、葛蘭西(Antonio Gramsci)的「文化霸權」(hegemony)觀念、阿爾文‧古爾德納(Alvin W. Gouldner)的「文化資本」(culture capital)觀念、傅柯(Michel Foucault)的「紀律」(discipline) 觀念、阿圖塞(Louis Althusser)的「鎮壓性國家機器」(repressive state apparatuses)與「意識形態國家機器」(ideological state apparatuses)觀念等,其中多位具有新馬克思主義的背景,但筆者絕非其信徒,這也是必須聲明的。筆者在論述過程中有時借用他們的理論架構,是因為在深入漢代儒學背後隱藏的權力關係,探討儒學為漢帝國建構帝國意識形態時,這些理論架構會使詮釋工作進行更順暢、表達更清晰。此外,亦有助於將文獻表面未明顯說出,也不在作者的意向之中,卻隱藏在字裡行間裡,存在於理論結構或「理論框架」(problematics)中的問題從深處拖出來,清楚地呈現。至於本書所有的論述基礎與詮釋的推展,完全立基於與討論對象有關的材料(當然也使用了出土的材料),這也是必須聲明的。
從孔孟開始,儒學就強調個人的道德內在生活,強調某種精神境界的追求與實現,在此一價值取向下,心性之學確實是儒學很重要的構成成分。然而,不管是「修齊治平」或「內聖外王」,儒學也強調其王道或人文化成的理想,因此如何在政治社會領域扮演積極的角色,也是儒學重要的面向。尤其到了漢代,儒學逐步成為體制的重要組成要素,儒者逐步取得現實權力,在儒學逐步發展成為帝國意識形態之核心的過程中,儒學論述背後蘊藏的權力關係必然是錯綜複雜,值得深入探討。而儒家理想如何堅持下去?如何修正?如何與現實結合?本書也嘗試提出解釋。儒學固然具有崇高的的理想性格,也以其道德理想激勵一代又一代的士人投入其懷抱,然而,儒學不但需要不斷證明自己精神境界與文化理想上的吸引力,也必須不斷證明它有助於維護統治秩序,士人才有機會與帝國體制結合在一起,成為帝國穩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才不會喪失改造世界的舞台。本書各章中,透過不同儒者別出心裁的論述,可以看到儒者如何與時俱新,將儒學論述成合乎現實、主宰歷史發展的思想;也可以看到儒者在論述儒學成為帝國意識形態的過程中,常自覺或不自覺地反映了自身階級的利益。當然,也可以看到儒者在與現實權力周旋的過程中,如何苦心孤詣留住儒學的些許理想。儒學的不斷自我轉化、重新論述,也就成為儒學生存發展必然表現的樣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