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臺大出版中心與臺大科教中心共同主辦的「聽見宇宙的旋律──《星空協奏曲》書籍座談會」於2月7日在臺北國際書展世貿一館主題廣場展開,由臺灣大學化學系教授、科學教育發展中心主任陳竹亭主持,並邀請本書的其中兩位作者、臺大物理學系高涌泉與吳俊輝教授主講,希望透過與讀者近距離的分享,可以讓科學更平易近人,聽見星空裡的協奏曲。
陳竹亭教授在座談會開場時指出,臺大科教中心和臺大出版中心首度合作出版的《星空協奏曲》,內容來自於2009世界天文年舉辦的「《探索》基礎科學系列講座」第二期「星空協奏曲」系列講題,將高涌泉、曹亮吉、徐光台、姚珩及吳俊輝五位教授的演講化為書中的篇章。陳竹亭指出,科學教育不應該是講一些大眾不懂的艱深內容,重點應該是啟發一般讀者的興趣,也是本書的最大目的之一。
永不喪失的好奇心
高涌泉教授從自己曾經出版過的科普散文講起,說明一般人對於科普書籍的想像,大部分侷限在青少年讀物。一本書掛上「科學」兩字反而使讀者群設定在青少年與兒童,是有點弔詭的現象。高涌泉說,他心目中認為一本好的科普讀物應該是讓我們想要去更了解自然的知識。在宇宙這麼長遠的歷史中,除了人類堆疊的知識和精密的計算之外,還有太多有趣的故事可以追尋,包括人類是怎麼確切知道宇宙在一百三十七億年前形成?而人類物種又是在何時出現?透過對於種種的問題的解答,逐步地揭發宇宙的奧秘。
高涌泉以他喜愛的福爾摩斯和神探愛倫坡系列作比喻,說明成功的科普書籍應該像偵探小說一樣,把精采的結局放在最後,而前面則帶著讀者一步步抽絲剝繭地探索;而非像教科書一般,一開始就把一項項的事實擺在眼前,反而降低讀者的好奇心和興趣,不利於科學教育的傳播。高涌泉引述希臘哲學家亞里士多德的名言:「人的本性就是好奇」,理所當然,好的科普讀物應該是要吸引大家的,就算不免用上一些比較艱深的術語,但內容應該是要有趣的。
從望遠鏡望出去的興奮與感動
吳俊輝教授則和讀者分享他是如何踏入一般人認為跟生活不相關的宇宙學研究領域。他從國中時期便對宇宙充滿憧憬,「研究宇宙就像逛百貨公司,雖然不一定要買東西,但心中的快樂和能量卻是無限的」,這是吳俊輝每次觀看星空後的感受,也是他立志成為科學家的動力之一,從小時候拿水管簡易望遠鏡望出去的興奮,一直到今天,這份感動依然不變。
吳俊輝也提到他並非一直都是大家眼中的人生勝利組,身心也曾經歷過低潮,但透過相信的力量:「不相信眼前的失敗,而相信明天的成功」,走到現在成功的位置。他用TED的一句「Don’t fake it till you make it. Fake it till you become it」,與大家共勉,鼓勵我們脫掉身上的長期社會價值觀所加上的框架,要像小孩子一樣,對未來永遠保有許多的可能性。
座談會的最後,主持人陳竹亭教授以「scope」一字作為總結,「scope」意味著將眼睛所及的範圍圈出一個小的範疇,以便看得更清楚,而除了視覺上的清楚,也是心靈上的透澈,這說明了「啟發」不等於我們今天聽懂或看懂了什麼,而是因為看到或聽到的這一點東西,進而引起我們作夢的想像。
願《星空協奏曲》帶給讀者們這樣的啟蒙與想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