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心神遊妙無窮
文/楊勝博(臺大臺灣文學研究所博士生)
由臺大出版中心、臺大科學教育發展中心聯合主辦的《跟著大腦去旅行:分心時,大腦到底愰神去哪裡?》新書講座,,2月17日假臺北世貿一館藍沙龍舉行。本次講座邀請本書作者紐西蘭奧克蘭大學榮譽教授麥可‧C‧柯博利(Michael C. Corballis)主講,並由臺大科學教育發展中心主任高涌泉教授主持,與聽眾分享新書《跟著大腦去旅行》的精彩內容。高教授提及,本書是臺大出版中心出版的第一本科普翻譯書,希望這本書可以受到讀者歡迎。接著介紹柯博利教授的研究領域,包括視覺、記憶與認知,其中最知名的一項研究成果,是發現人類語言是從手勢與姿勢演化而來。
神遊是件好事情
柯博利教授很快切入主題,告訴聽眾,其實神遊是一件好事。他以過去的一個實驗為例,哈佛大學一位學者,曾透過手機APP抽樣2,000多位iPhone使用者,問他們三個問題:一、你現在做什麼?二、你現在快樂嗎?三、你現在在分心嗎?結果發現,有47%的人表示自己都在分心神遊,而這正是他們不快樂的時候。這是因為分心神遊的時候,往往大腦都是在反省先前做的事情,所以並不愉快。另一個原因,可能是從小就被老師要求專心上課,所以只要一分心就會產生罪惡感。我要讓大家改變這個習慣,希望大家神遊時不要有罪惡感。
柯博利教授主張,分心才能產生創造力。最有名的例子就是愛因斯坦,他總是像頑童一樣有各種新鮮的想法。分心其實和記憶關係密切,人的大腦有些時候會想過去發生過的事情,有些時候也會預想未來會發生的事情。比過去的研究者幸運的是,現在有很多先進的設備,可以幫助我們檢測大腦的內部活動。透過研究者的反覆檢測,發現當人在神遊的時候,大腦的活動仍然非常頻繁。這是因為當我們在神遊的時候,大腦會啟動一種預設模式網路,讓我們可以在記憶之間穿梭。我們除了可以在過去與未來間神遊,也能以他人的視角神遊,類似在小說、電影、電視劇裡經常出現的情節。
海馬迴是個好東西
緊接著談到的是「海馬迴」,一對長的像海馬的腦內組織。海馬迴(hippocampus)這個字本身,在希臘文裡面就是海馬(seahorse),也是海馬迴這個名稱的由來。這是大腦非常重要的部分,除了處理記憶,也和空間認知能力,甚至和想像力有關。海馬迴的位置,在我們耳朵下方一點的位置附近,是左右成對,中間相連在一起的構造。一個人如果想要保有神遊的能力,就必須妥善保護海馬迴。如果沒有海馬迴,你會忘了昨天做了什麼,一點都想不起來。也沒有辦法規劃未來,或是下一步驟要做什麼。一旦海馬迴受損,你就只剩下現在,雖然還能擁有基本知識與技能,但是所有新的體驗都沒有辦法被記住。
除了記憶,海馬迴也能告訴我們現在人在哪裡,幫助我們定位。海馬迴可以說是大腦的記憶地圖,也是大腦內部的GPS,除了定位當下的位置,也可以想像住處內的空間配置。經由在老鼠身上做的迷宮路徑實驗,我們發現海馬迴有紀錄空間的能力,能夠在腦中產生漣波(ripple),繪製迷宮的路徑。另外,倫敦的計程車司機,完全不需要地圖,就知道要怎麼從一個點到另一個點,那是因為他們的大腦內就有一張地圖。透過儀器掃描他們的大腦,發現這些司機的海馬迴大於常人,表示海馬迴會隨著空間記憶的需求而增大。
在海馬迴受損以後……
在眾多海馬迴受損的患者裡,最有名的可能是英國的音樂家克萊夫‧威爾林(Clive Wearing, 1938- ),他因為受病毒感染導致海馬迴受損,能記得的事情只有七秒前,能預測的未來也只有七秒後。對他而言,每次看到家人,都像是看到陌生人,因此生活得相當痛苦。威爾林太太(Deborah Wearing, 1938- )後來寫了關於丈夫的傳記,書名叫做《永遠的今天》(Forever Today),書中有這麼一段話:「當他們終於弄清楚問題在哪裡,為他注射抗病毒的藥物,原本儲存記憶的海馬迴已經不見了,只剩下海馬痕。」
另外一位知名患者,是亨利‧莫萊森(Henry Molaison, 1926-2008),是腦科學研究的重要研究對象。莫萊森因為飽受癲癇(epilepsy)之苦,在1960年切除海馬迴。手術後,除了少數童年回憶之外,他的個人記憶只剩下大量的空白,對於未來的規劃,甚至是明天要做什麼,他都會回答沒有任何想法。然而,這類患者通常還會保留很多能力,比方語言、音樂、美術等方面的能力。以莫萊森為例,雖然無法保留新的記憶,但是他的身體學習能力還在。研究人員有次讓莫萊森練習鏡像描圖,只能從鏡子看著手和筆來畫一顆五芒星,結果發現幾天之後,他就從難以做到變得能夠輕易完成。
提問與回應
最後是提問時間,與海馬迴有關的問題:(1)要如何增強海馬迴的功能?(2)海馬迴如果受損是否會影響人的情緒?另一個問題則是,做夢、似曾相似的經驗也和神遊類似嗎?柯博利教授認為,健走對於增進海馬迴功能是有用的,因為從一個空間移動到另一個空間,可以訓練我們的海馬迴,在腦海中繪製地圖,增加記憶的功能。另外,海馬迴受損的人,因為無法回想過去與規劃未來,往往會顯得焦躁不安,而海馬迴旁邊的杏仁核,正好是控制人腦情緒的部位,所以的確海馬迴受損,很可能影響人的情緒,但實際上還是因人而異。比方像莫拉森一樣開朗樂觀,即使海馬迴受損,一樣能過得非常快樂。最後,神遊、夢境和似曾相似都是類似的情況,是非常隨機的。
歡迎觀賞講座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