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 閱讀焦點 / 《留心你的大腦──通往哲學與神經科學的殿堂》內文試讀

《留心你的大腦──通往哲學與神經科學的殿堂》內文試讀

banner_brain_800x400

第十六章 意識探究中的概念、現象與方法學議題(摘錄)

意識的概念3
意識與無意識

除了意識本身概念上的區分之外,我們也必須把意識跟無意識的概念做區分。什麼是無意識?無意識的概念可以追溯到柏拉圖和亞里斯多德,而且在哲學與心理學的思想裡已經廣為探討過。你可能會以為精神分析之父佛洛伊德是無意識的大師,因為他一直想要揭開隱藏在我們無意識裡的祕密和信息。

不論過去提出了什麼樣的框架,無意識狀態最常被形容的特徵就是裡面隱藏了個人的自我特徵(命運、氣質、靈魂、個性)。我們無法直接取用這些特徵,只能推測而得。這些隱藏的特徵跟那些我們認為透明可見、可以直接經驗、可以公開檢驗,並且可被意識所取用的特徵是不一樣的。

前面已經提過幾次的美國哲學家瑟爾(Searle, 2004, pp. 165-72)把無意識分成幾種類型。第一種類型是「前意識」(preconscious)—即將變成有意識的想法之狀態,但是本身還沒有意識。它代表了佛洛伊德所說的「前意識系統」(preconscious system)。

想像你站在廚房,開始要煮晚餐。你的注意力放在面前的各種蔬菜上面,但是你還沒有意識到放在蔬菜後面的鍋子。不過,這個鍋子卻即將進入你的意識,它就在你的前意識中。現在你突然覺知到鍋子,於是它就從前意識變成意識了。

另外一個無意識的概念則是「動態無意識」(dynamic unconscious)—「即使在無意識時,無意識的心靈性狀態也能符合因果地運作著」(Searle, 2004, p. 167)。動態無意識跟前意識不同,它並不是即將變成意識,而是一直保持無意識。這在某個程度上對應到佛洛伊德所指的「動態或抑制的無意識」(dynamic or repressed unconscious)。「動態或抑制的無意識」描述的是內容如何被封鎖或抑制,好讓它無法變成意識的一種無意識狀態。然而,很重要的一點是,即使是動態無意識狀態,也有變成意識的潛力。

我們該如何說明動態無意識?想像你小時候曾經全家出車禍,你的哥哥因此死掉,而在你心裡留下極大的創傷。這個事件在你的記憶和動態無意識中根深蒂固。現在你走在街上,看到另外一場車禍。

你會有什麼反應?你會經驗到什麼?你現在變得焦慮害怕,非常像你小時候那場車禍的經驗。雖然當下在你的意識內容裡所經驗到的,並不是你自己的車禍,但是它卻的確影響了你對於當下意識內容的經驗,也就是你所看到的那一場車禍。甚至事情可能變得更糟糕,也就是你變得愈來愈焦慮,你可能甚至會重新經驗到你自己的車禍,而讓它變成你當下的意識內容。

瑟爾在哲學上(以及佛洛伊德在精神動態上)所區分的「動態無意識」和「前意識」,可以跟法國神經科學家狄翰根據經驗與神經科學而提出來的「下意識」(subliminal)和「前意識」之間的區分(Dehaene et al.,2006; Kouider and Dehaene, 2009; Dehaene and Changeus, 2011),互相對照。

「下意識」這個概念所描述的是在沒有意識到刺激的狀態時之神經歷程處理。在這個狀況下,刺激因為太微弱,無法誘發「對的」神經歷程處理類型,例如無法「點燃」(ignition)大範圍的前額葉、頂葉網絡的神經活動,以至於這個刺激無法進入意識。在「前意識」的情形中,則不是如此。在前意識中,刺激本身的強度夠,反而是前額葉、頂葉網絡因為被其他刺激所占據,沒有就緒,才會無法進入意識(詳見第十四章狄翰與尚儒的「全域神經元工作空間理論」﹝GNW, Dehaene and Changeux, 2005,2011﹞)。

意識的概念4
無意識與非意識

讓我們再回到哲學家瑟爾以及他的無意識概念。瑟爾的第三個無意識的概念叫作「深層無意識」(deep unconscious)。「深層無意識」是指基本上無法進入意識的那些狀態和內容。深層無意識無論如何都不會變成意識,所以也不會被經驗。深層無意識因此跟前面所提到的前意識和動態無意識不同,前述兩種無意識都具備可以變成有意識內容之潛力。

但是,在深層無意識中,這些內容就是不可能變成有意識。根據瑟爾的說法,原因在於深層無意識並不是「那種可以形成一個有意識的意向性狀態的內容之東西」(Searle, 2004, p. 168)。在探討為什麼內容無法變成有意識之前,讓我們先舉幾個深層無意識的例子。

瑟爾以我們在使用語言時會在無意識中遵循的計算原則為例:雖然我們對於語言和它的文字是前意識性或是動態無意識的,但是關於引導我們語言取得的通用文法規則和原則,我們卻是深深地無意識。因此,引導我們使用語言的原則,或者是引導我們建構在瞳孔與視覺皮質的知覺之原則,都不是那種我們可以意識到的東西。

同樣的情形也發生在我們身體的移動和動作上。我們並沒有經驗到引導我們關節或速度等這些跟動作的執行與經驗有關的必要生化機械性因素。它們一直處於無意識狀態,我們永遠無法意識到它們。它們就是深層無意識的例子之一。

此外,跟我們服用的藥物有關的其他各種生化性歷程也是如此。比方說,如果GABA這個生化物質在被某個針對它的特定藥物所調節時,我們就絕對沒有辦法在我們的意識裡經驗到GABA濃度的變化,或是藥物本身的動作。GABA濃度的變化以及藥物的動作,就一直無法變成進入意識裡的內容。它們就是無法被經驗或被意識到,所以一直是深層的無意識,就像瑟爾所說的那樣,是非意識的。

意識的概念5
非意識的概念

那麼,「非意識」到底指的是什麼?非意識的概念指的是完全無意識,並且完全無法變成意識內容的神經生物學上的現象:我們大腦裡有太多的東西在進行,其中許多東西的運作是控制我們心靈生活的關鍵,可是卻完全不是心靈性現象。舉例來說,在神經突觸裂縫的血清素分泌,就不是一個心靈性現象。血清素跟數種心靈性現象息息相關,有些藥物也的確是特別為了調節血清素之用的,例如百憂解(Prozac),但是,血清素的行為卻沒有心靈實在性(mental reality)。讓我們把這類的例子叫作「非意識」。

另外一個非意識的例子如下:「當我完全無意識時,我的大腦下方的脊髓會控制我的呼吸。這就是為什麼我不會在無意識或沉沉入睡時死掉的原因。可是,在脊髓裡讓我保持呼吸的那些事件並沒有任何心靈實在性,即使是在無意識狀態下,我也不是無意識地遵循『繼續呼吸』的規則,而是脊髓以一個非心靈性的方式在運作,就像在我消化食物的時候,我的胃以非心靈性的方式運作一樣」(Searle, 2004, p. 168)。

根據上述,對於我們身體和大腦在進行的各式各樣歷程,我們依然是非意識的。我們顯然只有在這些歷程有所產出或結果時才會意識到。同時,胃裡的生化性消化歷程、藥物在大腦裡的生化性調節,以及大腦本身的神經活動等這些根本的歷程本身,基本上沒有辦法進入我們的意識。

神經科學哲學上的討論1
編碼與意識

為什麼這些內容就是無法變成意識呢?這些內容可能是以錯誤的格式(format)來編碼與處理。可能就是因為這個錯誤的格式,以至於這些類型的內容無法進入意識。雷汶索(Antti Revonsuo)在舉例說明DNA(2006,p. 63)時曾經提到其原因:「在我們腦細胞的DNA裡有生物訊息被編寫進來,只是那種型態的訊息是在一個完全非意識的格式裡。我們絕對沒有辦法透過我們的心靈來閱讀它,也無法把它帶到意識裡面。它是一個在現象層級無法閱讀的格式。」

讓我們以電腦來做比喻。有時候我們會收到別人寄來附件無法開啟的信件,之所以無法開啟就是因為我們少了閱讀該檔案所需的特定軟體。這些附件的處理和編碼,是一種我們電腦無法閱讀的格式。同樣的,我們的意識無法「閱讀或開啟」以錯誤格式編碼的內容,讓我們因此無法取用它們,也讓它們無法進入意識與無意識。

基本上,內容如果是以不正確的格式來編碼的話,就無法進入意識。結果就是「深層無意識」與非意識之間並沒有重大的差異。為什麼?因為兩者都導致相同的結果:這些內容都無法進入無意識與意識。因此,概念上的區分並沒有對應到結果上的差異。基於這個原因,這兩個概念都屬於非意識。

神經科學哲學上的討論2
編碼與困難問題

上述討論跟當前的神經科學哲學與大腦的脈絡有何關係?除了可以區分意識與無意識的神經機制之外,我們也需要尋找那些可以讓我們分辨非意識內容以及無意識意識內容這兩大陣營之間差異的神經元機制。我們在前一章看到當前的神經科學在意識的研究上,主要鎖定那些可以讓我們分辨意識與無意識的神經元機制(詳見第十三章),也就是所謂的意識的神經關聯(NCC)。

相較之下,那些可以讓我們分辨非意識與意識的神經元機制則仍然有待探索。雖然我們在前一章討論了幾個可能的候選機制,但是我們一直無法知道確切地神經元機制到底是什麼。

根據上述對於意識/無意識以及非意識的描述,有人可能想要尋找大腦用來處理那些變成無意識/有意識內容的格式或編碼的種類為何,接著比較這些格式。要解決這個問題,仍有待未來針對大腦神經編碼的進一步經驗探究。

為什麼上述這些討論跟那些反對從神經科學來解釋意識的眾多哲學論證有關係?讓我們再次複習第十三章所提到的「困難問題」。困難問題問的是:為什麼是有意識而不是非意識。如果我們能夠找到那些可以讓我們分辨非意識與意識的神經元機制,也許就找到了解決困難問題的方法。這些被我們找到的神經元機制,也許就能夠解答為什麼出現的是意識/無意識,而不是非意識的問題。因此,意識、無意識與非意識概念之間複雜的區分,也許可以開啟真正從神經科學哲學的方式來處理困難問題的大門。

意識的現象性特質1
感質與像什麼

到目前為止,我們已經區分了不同的意識概念—現象意識和渠道意識,以及無意識和非意識的意識概念。雖然了解這些差異很重要,但是這卻無法提供我們一個意識到底真正是什麼的定義。意識是一個如此基本的現象,以至於所有的定義都顯得多餘。然而,如果我們想要理解意識到底是如何生成的,至少,我們必須先決定我們在找的是什麼。在我提供意識的決定性定義之前,讓我先舉一個例子。

大家都知道有意識是什麼樣子。我們白天清醒的時候不斷經驗到它,甚至晚上睡覺做夢時也不例外。當你在看著電腦螢幕、閱讀時事新聞時,你是有意識的。更確切地說,你是在一個有意識的模式下知覺到新聞。看到恐怖攻擊的新聞時,你感覺到憤怒等這些特定的情緒。甚至,你可能覺知到你自己思索恐怖攻擊者的動機是什麼。最後,那個正在閱讀這些新聞的你自己的自我,也進入了意識,生成了所謂的「自我意識」(selfconsciousness)。

哲學家奈格爾(Nagel, 1974)以「像什麼」當作意識的特徵。這個就是意識的標準定義。「像什麼」的概念,描述的是經驗和跟感質這個現象質性感覺一起出現的意識。你透過現象質性的感覺,經驗到某本書封面上的紅色。紅色的概念意味著你有了紅色這個顏色的一個感質。如果只有觀察某本書的紅色封面,你不會有這樣的紅色經驗,也就是紅色感質。所以,現象質性感覺的感質之出現,讓經驗和觀察得以有所區別。我們因此可以把感質當作意識的一種標竿特質。

現象質性的感覺如何可能出現?針對這一點,奈格爾認為你需要有一個特別的視點。什麼是視點?最通俗的說法就是,視點讓作為人類的我們在跟物理世界和生物世界的其他東西相較之下,可以固著在一個特別的位置上。

不過,你在閱讀這些字句時所採取的特別的視點,也跟其他人類的視點不同。換句話說,每個個體都有特定的視點。就是那個特定的視點,讓你可以透過感質這個質性現象感覺來經驗世界。

讓我們再詳細介紹一下視點。在你經驗這些字句時所採取的特定視點是主觀的。主觀意謂它是特定針對你和你這個人的—沒有人可以跟你共享你那特別的視點。因此,跟你聯結的經驗依然是你個人私有的(不同於那些公開的)。簡而言之,經驗根本上就是主觀的。

讓我們再用一個例子來說明經驗與觀察的不同。你跟朋友一起看電影。雖然你們看到的是螢幕上相同的影像,但是你們卻各自經驗到不同的情緒質性。最重要的是,你無法經驗到你朋友的憤怒,就只能觀察而已。同樣的,你的朋友也無法經驗到你的焦慮。

經驗和意識是主觀的,不是客觀的。這個主觀的本質就是意識的核心:我們甚至無法想像不主觀的意識,因為這麼一來,我們所談的就不是意識了。換句話說,主觀性是意識的一個定義性和內在存有的特質。這也是為什麼意識如此難以被破解,尤其是對於神經科學家而言,更是如此,因為他們的科學研究進路不可避免的就是會以客觀性,而不是主觀性為重點。

《留心你的大腦──通往哲學與神經科學的殿堂》書籍資訊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