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候大改變,如何挽救脆弱的都市?」講座側記
文/徐靖旻(臺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
臺灣作為海島型國家,臺灣人應該對海島的地理環境、海洋以及陸地地質史,乃至生態演化歷程都加以掌握。
臺灣的海島特性
蕭新煌老師在開場時,說所謂的「臺灣作為一個海島」,是指臺灣是一個大陸島—因為海水面的升起,截斷與中國大陸的聯繫。它既得四面環海,且比例不能太小,但又不能像澳洲一樣面積龐大。蕭老師也提到海島人的性格殊異,具備對外開放的性格,但也同時有孤立的特質。也因為臺灣是海島,生態與地景容易因為地理環境、溫度以及天災等等的變化,產生變遷,島上的各種生產以及經濟發展也因此受到限制。為了降低生態的脆弱性,他認為臺灣的經濟發展多採集中生產模式,但也導致這種脆弱性的循環以及惡化。這時候或許必須思考:氣候變遷下的臺灣,這些工廠,又或是因為政治以及經濟考量而靠海發展的都市,應該何去何從?
臺灣的海洋發展
林俊全老師認為,應變方法上,臺灣人要以更謙虛、更認真的態度理解這座島嶼的起源。了解地質、海水以及氣候的變遷,像是海嘯、地震、颱風、海水面的上升曾經在島上留下的痕跡,了解政府的土地利用歷史,他相信大家就有足夠的智慧面對氣候變遷所帶來的挑戰,緩解對於氣候衝擊所產生的焦慮,進而反思現階段的國土規劃爭議,或是特定經濟建設的問題。
今天這場演講,老師花了大半時間解釋海洋地質,探索過去的文明型態如何依照環境情勢發展。他從高雄旗津海港的鳥瞰圖,介紹起臺灣海峽的地勢。
臺灣作為一個大陸島,因為一萬多年前的冰河期結束,海水位因此上升2-3公分,當然期間也因為溫度等天氣變化,水位有所波動。從自然地理學的角度討論過去的海岸生活史,這些數據就會變得很精彩。像是15,000年前到5,000年前的史前遺跡考察,就必須透過水下的考古活動;而萬里考古中所發現的漢朝五銖錢,金箔或其他器物,也證實臺灣和中國地區的商業連結。老師以一張海洋地勢圖說明過去的陸地範圍。首先,他判斷西南部的地勢最適合先民遷移到如菲律賓或是其他南島地區,也因此他不認為臺灣會是南島地區的人口種原庫。至於東部海岸地區,因為地勢較深,多為斷崖,因此颱風過後,再多的泥沙也可以在一到兩個禮拜沈澱完畢,海水面從混濁再次回復澄澈。東部海岸也因為這樣的地勢特徵,不適合進行戲水活動。
除了海水面上升,臺灣還因為造山運動,地殼隆起將近4,000公尺。考察6,300年前的大坌坑文化,會發現理應在海邊的貝類和石器,現在在金山的半山腰出土。地勢高度也讓臺灣具備各種植物帶與林相,溫帶植物的分佈直到臺灣為止。菲律賓海板塊與大陸板塊的碰撞在花東的富里和玉里一帶留下痕跡,吸引世界許多對板塊運動有興趣的人前往觀光。同時,板塊運動也帶來海洋的泥岩等營養物質,使當地的休閒農業觀光,以及經濟作物的外銷具有絕對性優勢。
老師提到,許多臺灣人都擔心地震引發海嘯,從歷史紀錄來看,西部水位不高,而東部因為地勢較深的關係,整體來說東西兩側受到海嘯的衝擊不大。不過他特別點出宜蘭以及恆春兩個地區為潛在風險地區。因為沖繩板塊以及黑水溝地形,讓北海岸以及台南就像一個口袋,水容易進來而難以排出去,尤其核三廠又位在恆春,西岸地帶確實需要密切進行數據的監控。
根據國際非政府組織計算,氣候變遷將導致一百年後,海水位上升50至70公分,臺灣因為持續的造山運動(像是石岡因為921地震而隆起將近三層樓高),影響程度尚難以評估。他認為,面對氣候變遷以及極端氣候的衝擊,如果社會要尋求平安,應該要在過去的基礎上利用這塊土地,尋找可能的預防措施。這就是所謂的「調適」。
臺灣的海洋變遷
老師進一步以西部海岸的變遷舉例。西部海岸容易淹水,也面臨嚴重的海水侵蝕。老師認為,海水的拍打、海岸的後退等現象無法用放置沙包,又或是消波塊的方式來解決,建議興建海提時,應該考量潮汐的物理性以及海提材質,他更建議,應該思考海堤之興建以及其影響,如何與當地的養殖漁業共存共榮。他另外以嘉義縣鰲鼓農場舉例,農場佔地將近一千公頃,種植木麻黃,由於幾年來海水面上升兩到三公尺,臨海邊緣變成濕地與紅樹林,很多人會去那邊賞鳥,當地社區開始思考環境教育的可能。老師也評估,有一天南迴鐵路的路基會被掏空,他建議台鐵興建隧道,將公路高架,以回復海岸線。
老師舉的另一個案例是新北市淡水區的水筆仔紅樹林,以及八里工業區。所謂的紅樹林自然保留區,就是人類不要隨意進入的地區,保留紅樹林的自然演替性能。在海岸線不停變化、風災侵略時期,紅樹林保留區發揮滯洪的功效;對照同一側的海景高樓,老師認為政府應該進一步設立海岸線的限建措施。八里工業區的興建花費四十億,採填海造陸的方式,慢慢往南回填,跨過淡江以及淡水河;現在工業區的腹地已經比基隆港大,快速道路可連結中正機場、新竹工業園區等重要經濟、交通紐帶。老師回想以前學生時代在八里地區採集時,常將採集發現的含鐵砂質與過往的十三行煉鐵文化連結在一起,對照現在工業區的興建帶來的經濟以及地景變遷,例如石材業慢慢遷往八里一帶,改變當地的土地利用形式。老師進一步以台塑六輕的例子例證說,未來工業區也有地層下陷的風險。業者或許可以在經營的過程裡,平衡其攤提,但是政府作為國土的管理者及規劃者,他建議保留特定地區,設立國家風景區或是國家公園,緩衝人類經濟行為與土地生態間的衝突。
台東因為海岸後退的關係,沿岸土地都被縣府規劃為農業使用區,老師認為這是正確的概念。不過河岸也因為種植西瓜的關係,產生揚塵以及pm2.5的問題,台東縣政府還在造林和其他農業生產使用之間搖擺中。
臺灣面對氣候變遷的建議
老師主張,臺灣因為經歷過威權統治,教育、文化上的威權遺絮讓臺灣人對於過往的氣候變遷,例如大氣科學以及地質演替下的自然歷史不夠了解,對經濟建設所造成的生態衝擊的掌握度也同樣不夠。人為造成的氣候變遷,其影響臺灣的程度目前都是未知數。林老師在演講中建議,調適作為「趨吉避凶」的方法,意味著臺灣人應該要鑑往知來,先補充過去的土地使用歷史和知識。比如說在能源議題上,臺灣這個地震頻繁、且部分地區可能遭遇海嘯威脅的地方,政府與人民應該掌握更多資訊,透過公民社會的討論,產生政策性共識,評估是否可使用替代性能源,取代容易遭受海嘯威脅的核四廠。討論何為未來的發展方向時,不只該加以考量政治、經濟或社會面向,自然環境的限制也是「在講愛臺灣時,都要思考的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