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 活動現場 / 2018臺北國際書展 / 追溯與超越想像邊界──「從化外之地到帝國領土:滿清在臺灣的想像地理」講座側記

追溯與超越想像邊界──「從化外之地到帝國領土:滿清在臺灣的想像地理」講座側記

追溯與超越想像邊界

文/林宣瑋(春暉啟能中心老師)

VIN_0996
左起為中研院文哲所所長胡曉真、臺大中文系系主任梅家玲、中研院臺史所副所長張隆志

出版中心於今年一月出版了鄧津華(Emma Teng)教授的《臺灣的想像地理──中國殖民旅遊書寫與圖像(1683-1895)》,並於2018年台北國際書展,邀請到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的梅家玲主任、中研院臺史所的張隆志研究員、中研院文哲所的胡曉真所長,一同與談這本書。

擔任主持的梅主任很興奮地表示,在場的三位與談者都與鄧津華有關,這次看到好友的新書在中文世界面世,都相當高興。現今任教於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的鄧津華,畢業自哈佛大學,與胡曉真教授都在研究明清文學的韓南(Patrick Hanan)教授門下,有同門之誼。張隆志則是哈佛大學歷史學的博士,與鄧津華熟識多年。而梅家玲則是在哈佛燕京學社擔任訪問學人時,認識了她本人,也合作過相關計畫。

來自臺灣

鄧津華對臺灣的關懷始於她的家族。她的母親是英國人,而父親則是華語教學權威鄧守信教授,在英國出生,美國長大。從小在國外長大的她一直想了解這塊家鄉地。她在年輕時參加過美國政府所舉辦的臺灣地位定論工作,看到一些問題與資料,因此選擇臺灣作為博士論文的題材,現在的研究主題則從臺灣擴展到中國移民史與亞裔美國人,特別關注跨文化族群的國家認同。這本書的出版,有點像是鄧津華的「精神返鄉」。

張隆志在哈佛唸書時認識了鄧津華,那時她剛好用了郁永河(1645-?)的《裨海紀遊》完成了碩士論文。他也認識同為哈佛大學教育碩士的譯者,楊雅婷女士。楊雅婷是臺大中文系的系友,是有名的譯者,她在翻譯此書時花費大量的時間與精神在考訂、陳述上,目的即是帶給讀者最詳盡、精細、流暢的文字。

在圖像與文本之間

《臺灣的想像地理》一書是鄧津華博士論文的延伸,當年在英語世界出版時造成許多轟動,學界也對此課題展開許多辯論。中文版這次雖然時隔十多年才面世,儘管許多問題已經有所突破,仍價值非凡。

不論在當時或今日,這本書談的問題還是相當敏感。鄧津華除了談論中國統治臺灣的意義、清代臺灣是否為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又涉及了臺灣在文化中國、地理中國的歷史地位,以及滿清如何將臺灣這個蠻疆,轉化、吸收成自己的內陸。

這本書相當地「跨學科」。鄧津華除了使用很多文學的材料,又以嚴謹的史學方法來敘述問題。此外,本書也從人類學的觀點涉及到一些原住民的問題,包括視覺、殖民、種族、性別等議題。

除了文獻之外,鄧津華也用圖像來呈現歷史演變,並細緻地討論內部意涵。她大量參考了當時的輿地圖、風俗圖,重構當時的空間、地理知識,刻畫出想像的「演變軌跡」。從地圖來看,清初的臺灣地圖只有西半部,東半部是一片模糊,表示清初人民對臺灣的想像並沒有跨越中央山脈;但在1880前後所出版的臺灣地圖則包含了前、後山,也象徵著清帝國對臺灣的統治已有所變化。

誰適合/不適合讀本書

那麼,這樣的經典究竟適合什麼樣的人閱讀?依張隆志的觀點,大約有幾類的讀者適合閱讀此書。首先是對明清帝國有興趣的研究者。這本書詳盡地描寫清帝國如何以一個征服王朝的姿態從東北擴張到整個歐亞、如何治理與控制邊疆地帶,十分適合明清政治史的讀者。若讀者對臺灣史不熟稔,想要找本輕鬆的讀物,從遠在紫禁城的康熙皇帝治臺大辯論開始,到郁永河、藍鼎元(1680-1733)對臺灣的認識與書寫,這本書提供了大量的具體案例,讓讀者「簡單」上手臺灣史。第三種適合閱讀此書的讀者則是那些比較帝國史的愛好者。傳統帝國史的書寫較著重在西方帝國,這本書則提供非西方傳統帝國的比較案例。

最後一種推薦讀者則是傳統的臺灣史愛好者。不過張隆志也認為,近年來這類讀者已經有豐富的研究讀物,從最新的研究到互動式圖像,如果想更好地認識臺灣史,不見得一定要讀這本書,畢竟這是十幾年前的出版著作。

但這本書還有另一種讀法,就是追尋臺灣史研究的發展脈絡。「這是一本一直被討論的經典」,也被許多研究名著引用,更有熱情的讀者可以看看這本書在不同地方被「怎樣討論」。

梅家玲也補充道,這本書中文版才剛面市就獲得二刷的佳績,除了自身原有的影響力之外,也有部分原因是一些讀者的錯誤預期。許多讀者原本預設能夠在裡面找到「臺灣是否自古就是屬於中國」的解答。

「但這樣讀,很顯然地會誤讀此書」。這不是一本回答民族主義式問題的書籍,鄧津華在後記中就強調,這本書沒有想要解答當代的政治問題。甚至她本人對這樣的議題持有「高度的批判與反思」,認為這類的提問,是「後殖民的不可能」。

若仍有讀這對此類問題有興趣,張隆志也提到鄧津華本人會在11月時來臺演講,有興趣的讀者可以到中研院一齊參與、討論。

無懷氏之民歟!

此外,這本書恐怕會讓一些想要更深入瞭解臺灣原住民歷史的讀者稍微失望。張隆志說,雖然這本書是帶動臺灣原住民研究的先驅、也啟發一定的問題意識,但鄧津華本人並非原住民專家,而寫作當時也並沒有太多素材。「她對原住民的存在雖然高度敏感,可是所使用的文本仍是比較外部的、從漢人、從中原的觀點」不論是文字或圖像,仍都比較是他者的視角。如果想瞭解原住民的角度與看法,恐怕這本書會讓讀者失望。

不過,這本書卻也介紹從中國大陸來臺的官員、旅行者們與原住民的互動紀錄。鄧津華花了很大的篇幅介紹這群外來客的「認識」,包括他們如何用文化與地緣關係來區分生番與熟番,以及這些概念如何隨著時間而有所變化。鄧津華描述,清初外來的征服、殖民者對當地的原住民其實抱有兩種截然不同的看法。第一種較為正面,認為這群原住民天真樸實、沒有被文明污染,屬於無懷氏、葛天氏之民。另一種則相當負面,認為這群人需要開化,過分一點的甚至認為原住民非一般人。這兩種「原住民想像」同時並存在清代,形塑著清朝對臺灣的想像。

相同又不同的邊疆

胡曉真與鄧津華是同門師姐妹,都是漢學家韓南的學生。她笑稱,韓南門下學生的研究領域實在是五花八門,鄧津華做的是清代臺灣,而她則專攻西南文學。在她的博士論文中,也有引用到鄧津華的這部著作,而張隆志則是在這本書出版時,寫了篇書評刊登在《中國文哲研究集刊》上。

臺灣與西南同時為清代的邊疆,兩者有極類似之處,也有極大的不同。胡曉真長年研究性別與文學的關係,這本書讓她最感興趣的,莫過於傳統中國的歷史傳說總是將臺灣形容成「女兒島」,這與西南的情況有相像。她表示,華夏文明習慣將南方的島嶼與女性、陰性連結,彷彿是要將它們與陽性、文明做個區別。雖然鄧津華並未深入著墨,但她所描述的現象,胡曉真認為是值得開發的議題。但清代在臺灣實施郡縣制,而西南則是設置土司,表示清代對這兩個地方的統治力度並不一樣,後者還出現一些女性土司。這些女土司甚至還可以利用自身的性別與中央政府談判、斡旋。

不過,胡曉真也指出她與鄧津華的觀點差異。鄧津華認為明朝與清朝是兩個很不一樣的朝代,一個內縮、一個外擴。因為從臺灣的案例來看,臺灣從清代開始才正式被中國統治。「但是否因為這樣,就說清朝是帝國主義,而明朝不是?」胡曉真認為,這樣理解過於片面,明朝也有自己的擴張思維,而且這種想法上承自悠久的傳統。兩者的對比,仍需要細緻討論。

儘管原著問世距今已十年有餘,但《臺灣的想像地理》所引起的討論始終未減,許多研究構築在鄧津華的提問、討論上,並有了全新的突破和轉譯。這次的中文版的出書,除了代表作者本人的「精神返鄉」之外,也象徵著臺灣史研究的欣欣向榮。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