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基改世代當個明智的消費者──秒懂基改的發展、爭議與規範」側記
文/徐靖旻(臺灣大學政治學系碩士)
主講人:郭華仁(臺灣大學農藝學系名譽教授)、吳又茗(中原大學國際經營與貿易學系兼任教授)
地 點:臺北世貿展覽一館A333展位
時 間:2018年2月11日 16:00-16:45
基因改造(以下簡稱「基改」)係指為達成特定農業以及商業目的,截取目標基因片段,並在大量複製後,植入動植物基因體中以改變生物性狀。郭華仁老師解釋,假設欲改變其中原有之20對基因,科學家會先將原有之基因定序,並插入人工基因與蛋白質。過程中,蛋白質就像一把夾子,尋找原有之基因,並將人工基因與原有基因嵌合,原有的基因特性因而失去作用或改變特性。這樣的定序可說是相當精準的。只是郭老師話鋒一轉,表示基因改造是人類少數「在一開始就有爭端,且可預見,在未來仍無法達成共識」的科學!
為什麼要關注基因改造議題?
科學家首先透過組織培養來處理,但是等到基因編輯完成,並且重新變成生物體後,卻無法保證—— 過程中,是否處理到其他相似的基因片段?許多實驗室因此常發現突變,以至於最後發布時,只選擇與原樣本沒有太多差異者。郭老師說,這是基改實驗難以控制的地方。
吳又茗老師則是秀了一張截至演講前一日,防檢局核准之130項基改進口產品內容,其中,國人最常接觸的農產品像是黃豆佔了26種,玉米69種,其他像是棉花則進口25種、油菜10種;也有消息指出,基改馬鈴薯即將叩關。到底這些基改產品對於民眾的生活影響為何?影響健康至何種程度?吳老師說,生技大廠因為握有研發專利,在不願意提供數據以及公開研究成果的情況下,科學界也無法複製或是檢證其研究成果。
吳老師說在歐洲生活過以後,她實際體認到歐洲民眾因為在意食品安全,對基改的爭議相當關心。臺灣不妨以歐洲人的角度設想:為何當美國的基改產品進口至歐洲時,會引發美、歐兩地區的貿易大戰?
基改歷史以及各國政府的管理措施
郭老師說,歐洲與美國的爭端最早起源自1970年代、遺傳工程學長足發展時期。學界首先將基改科技應用在疾病治療上,同時間,遺傳工程學者開始成立公司並將技術商業化。有部分人士開始倡議,政府應對此採取自由化立場,否則將限制產業的發展潛能。1980年代起,孟山都、杜邦、拜耳嗅到商機,把這些小型的基改生技公司合併,投入農作物改良。由於生技大廠的政商關係良好,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在基改產品剛問世時,便採取「實質等同」定義— 基改為一般的農作物,只要主成份未經過太多的改變、沒有對人體產生太多過敏性症狀,便可以排除健康方面的疑慮。
雖然基改產品在上市以前,須經過政府的把關,然而美國作為世界最大的基改生產國,所採取的寬鬆性審查機制,乃至布希政府時期開始鼓勵國內生產、外銷的立場,也直接影響許多國家的基改農產品暨食品的管理政策。像是歐盟,原則上認同美國的實質等同精神,不過在無法判定基改產品不存在風險的情況下,採取了預警原則。
在預警原則下,政府的把關只是暫時的,無法保證長時間食用沒有問題。因此按照規定,產品上市時必須標示其含有基改成分。某個意義上,歐盟政府也將基改產品的採購權利、風險交由消費者判斷。除了歐盟之外,許多國家,例如臺灣及日本,也採用了預警原則。美國則是在2016年,通過了基改產品的原則性標示法案,相關準則交由食品藥物監督管理局以及農業部制定,因為施行細則至今尚未公開,郭老師懷疑廠商的施壓與關說導致其進度延宕。
郭華仁老師表示,美國對基改產品的審查過程其實存在科學爭議。像是檢驗「植入蘇力菌毒蛋白基因序列的作物」時,美國的做法是先培養蘇力菌,將毒蛋白抽出、純化以後加在飼料裡,進行過敏性與動物性實驗。但是植物被植入基因所產生之蛋白質,可能與蘇力菌製造之蛋白質有差異,也因此無法保證美國的作法沒有問題,這也是預警原則的重要性。
基改的爭議有哪些?
就基改產品與人體健康之間的關係,兩位老師同時提到「時間」因素。法國科學家Gilles-Éric Séralini自2010年展開兩年期的基改玉米毒性實驗,Séralini發現,食用基改玉米的老鼠在第一年以後才明顯出現症狀:其器官切片顯示發病的程度遠高於非基改對照組;兩年後,死亡率也遠高於非基改對照組。該結果發表於期刊後,引發一系列科學論戰,以及基改公司的攻擊。吳老師強調,雖然WHO尚未證實蘇力菌之毒蛋白會在人的腸道產生作用,但這並不代表可以排除其可能性— 化學家Mirjam Czjzek團隊在常吃壽司的日本人腸道中,發現海藻上的細菌分解酵素—,顯示基因有可能從植物體轉移至人體腸道。
也因為存在科學爭議,基改引發一系列的社會問題,影響層面相當廣泛。舉例來說,郭老師與部分團體發現,國內的基改標示因為管理機制不明,有部分穀類產品製造商自行標示其產品為「非基改」,造成民眾對該農產品是否已有基改產品問世,又或者對不熟悉的農產品產生恐慌。貿易部分,各國政府針對基改的風險,所採取的協商立場、防檢疫措施不只影響各國之間的貿易關係,也造成進口國的環境問題,影響民眾飲食安全,像是在場民眾提問,基改黃豆若在臺灣發芽,是否會造成農田的污染,長期餵養基改飼料的畜產目前是否有進行標示等問題。
郭老師解釋,由於大豆屬於自交作物,臺灣進口的基改黃豆即使發芽,散在路旁且開花,他認為對鄰近田區的污染機率並不高。玉米相對來說比較麻煩,但是成長數量也不會太多,且採種田為了防止種子之間產生污染,也會採取防止其他花粉飄散進入田區的措施。他認為更要小心的反而是已混入基改種子的進口甜玉米,雖然目前因為種子管控的制度,似乎影響不大。吳又茗老師也補充,基改與非基改進口種子之間的混種已非新鮮事,像是日本曾經在美國進口的非基改小麥中,抽檢出基改成分,引發軒然大波。歐盟已預見混種問題,因此訂定基因轉殖作物的運輸、儲存等規範,她建議臺灣政府參考歐盟,制定相關的行政措施。
至於動物食用基改飼料議題,郭老師解釋,動物可能無法完全分解基改飼料中的目標核酸與蛋白質,血液中多多少少還存在一些片段,不過量很低,民眾不用過度恐慌。不過老師認為,長期食用基改飼料的動物可能是不健康的,因而畜牧業者有可能施打更多的抗生素。雖然目前沒有一個國家規定,食用基改飼料的肉品要標示,不過法國的家樂福為了回應民眾需求,選擇標示未食用基改飼料的肉品,和一般肉品做區隔。臺灣的農政單位則在去年召開座談會,開始朝國內畜產使用非基改飼料的方向努力,也有幾家本土業者願意加以嘗試。
吳又茗老師身為《基改世代》作者,希望此書能客觀地呈現基改所存在的科學與社會性爭議,以及各國的對應政策。現階段的科技水準無法判定基改孰是孰非,但是資訊的澄清與揭露是必要的,「消費者應該要將消費的權利,掌握在自己的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