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最貼近生活的民間信仰探尋臺灣的歷史
文/林彥伶
講題:從齋醮認識民間信仰──《進香.醮.祭與社會文化變遷》新書講座
時間:2019年10月17日(四)19:00-20:30
地點:臺大圖書館1F日然廳
主講:謝國興(中研院臺史所研究員)、李豐楙(政大名譽講座教授)
主持:王泰升(臺大講座教授兼出版中心主任)
前言
這些年來,許多臺灣教科書都是以概論式的方式去書寫知識,然而這樣的寫法難免淪於蜻蜓點水或是不夠深入,甚至未能充分將學者們這幾十年來的研究精華展現出來。
臺大講座教授兼出版中心主任王泰升說,今年臺大出版中心規劃一系列的「臺灣史論叢」最大的特色就在於,放棄傳統斷代史寫法,採行了主題式的論述,並分別以「民間信仰篇」、「客家篇」、「法律篇」、「環境篇」、「移民篇」五大主題撰寫,其中取材皆為在地素材,能讓我們更深入的了解臺灣這塊土地的歷史。
此次新書發表會,就由「民間信仰篇」來打頭陣,拉開這套叢書的序幕。
認識民間信仰
民間信仰這個主題可說是既冷門又熱門,早期大家可能會覺得,這有什麼好研究,但近年來,由於臺灣文化越加本土化,人們對這個主題可是說是越來越重視。
中研院臺史所研究員謝國興說,能夠完成《進香.醮.祭與社會文化變遷》一書,要感謝的人很多,包含各個領域的學者們,因為有大家從不同角度的觀點,才能讓我們更全面的了解的這個主題,就像本書裡的十個章節一樣,象徵十全十美。而編這本書最大的目的,就是希望能夠過民間信仰來了解臺灣社會。
那麼民間信仰是什麼呢?它又是怎麼來的呢?
關於「民間信仰」一詞,是近一百多年來才出現的詞,但是這個概念的歷史卻深遠流長。它是從傳統的鬼神信仰、自然崇拜而來,其宗教行為中有很多很原始的內涵,像是巫行、薩滿,雖然它們沒有意識,卻有一套自己的儀式,再結合後來佛、道等思想的發展,民間信仰成為一項綜合體,並成為人們習以為常的事情。
接著,謝國興分別介紹了書中幾個主題:
進香
「進香」是一個很簡單又很複雜的現象,其中會牽扯的概念很多,像是爐主、頭家、繞境等等。在臺灣,比較有名的就屬大甲媽祖進香,感謝黃春明的《大甲媽祖回娘家》紀錄片,讓大甲媽祖遶境從七零年代開始流行到現在。不過現在的進香和原始信仰已經有所不同了,由於上層追求的是利益極大化,已漸漸缺少了地方傳統文化性。
除了談到大甲媽祖,當然也少不了國家級的白沙屯媽祖,一開始這裡只是個小村莊,每次遶境也才一兩百人,但是發展至今一次繞境就有將近五萬人,其中在1990年時「優劇團」以修行名義參加遶境,竟打開外來信徒的參與度。不過和大甲媽祖一樣,白沙屯媽祖也面對一些問題。
祭祀圈、信仰圈、交陪境
祭祀圈、信仰圈、交陪境三者定義皆有所不同,但是我們要提醒自己,不要用同一個理論就放諸四海,因為這樣會忽略掉每個地方的獨特性與型態,以臺灣為例,這三者可能同時並錯甚至交疊,但有些地方可能缺一或缺二。
齋醮、建醮
謝國興認為光看進香不容易去理解臺灣風俗的細節,如果要看更深的層面,應該去看齋醮、建醮。「醮」是道教很重要的儀式,而臺灣建醮的歷史,大約在康熙年間就有,從那時候閩南、福州的移民傳進來,時間大多是三年一次建醮。
為什麼臺灣會有這麼多建醮行為呢?這個神明靈驗度有關,所謂「人要妝,佛要扛」,若想知道神明靈不靈,就常揹祂出來晃一晃,才顯得祂有靈象。而這類的民間信仰活動,也是凝聚地方鄉土認同的重要儀式。
有應公與義民爺
拜無主孤魂本來就是中國「祭厲」傳統,厲指的就是厲鬼,像是城隍爺的官祠、民間的中元普渡都是這類的概念,這樣的傳統也傳到臺灣來。不過,雖然這是從中國傳來的,但「普遍的」有應公卻是臺灣才有的特色,這跟臺灣羅漢腳有很大的關係。
日治時期以前,臺灣並沒有「有應公」一詞,以前是叫「大眾廟」、「萬善祠」,這些孤魂野鬼為什麼會有人拜,很多都是因為地方慈善團體投資,而非祂們「有應」,又或是人們普遍的迷信,才開始有人去拜。
然而到了日治時期,慈善團體的支持沒有辦法繼續,所以這些無主孤魂就被迫自地化,原本以為是暫時的,卻漸漸變成永久的,在地的人開始拜祂,就成了「有求必應」的有應公了。
陣頭
臺灣有句話叫:「輸人不輸陣,輸陣歹看面。」這個陣指的就是陣頭,是廟會中最具社會文化的組織,它有分很多種,像是職業陣、文陣、武陣,還有庄頭陣,這是一個村莊的人民,自發性自組的陣頭,現在比較好看的就剩曾文溪、二仁溪那一區的了。
進香的特性
政大名譽講座教授李豐楙說過去這類型的書多是由人類學學界在編纂,他們用民俗的角度去作調查,而《進香.醮.祭與社會文化變遷》這本書還是第一個由歷史學學者操刀並參與民間信仰的研究,也為這塊領域提供了更多元的角度。
李豐楙作為一個宗教學者,特別能從這本書看到每一個學科,所關注到的不同重點,像是宗教學者的人可能就會關注「進香」這件事本身,包括許的願有沒有實現、之後是怎麼還願的。
還有一個是李豐楙親自觀察過的,這些來進香的人可能帶有一點冤,藉由跟著媽祖步行遶境,達到一種「苦行」的境界,在觀察的過程中,更能發現一些心理層面的東西。
遺存代巡信仰的文化遺跡
李豐楙用「迎王祭典」來作例子,為什麼所有王廟都要叫「代天巡狩」呢?在王船間都會高掛燈籠,上書各省名稱,其實就是象徵正在代天子或天地在巡狩,而要在哪個地點、哪個時間送王船,都有一定的規定。
送王船的祭拜後一定遵守「偃旗息鼓,不使回頭」,所以負責的人在完成儀式後大多安靜地離開,通常會留下來拍照觀看的就只有外來的觀光客了,李豐楙笑稱說自己也曾經是其中一個,去的是東港的迎王。
李豐楙認為整個活動裡其實充滿著符號,藉由文史出身的背景,不只要解釋組織、活動,更要解釋這些符號背後的意義,例如:為什麼要用「代天」、「巡狩」這些字,這背後有代表什麼傳統呢?
從道教到儒教的複合儀式
儒教傳統和道教傳統在歷史上常是競爭對手,但同時又是經常合作的夥伴,這樣的情形,就形成了一複合圖像。
像是關公、媽祖,這兩尊神明的封號很多,但為什麼王爺沒有封號呢?這是因為王爺是「道封」,是在道教自己的體系裡,祂是屬於道教「瘟部」裡的,例如:五瘟主、洞淵天尊,因為瘟疫是上天給的,所以有時候又有「天行使者」的稱號。
總而言之,有沒有封號不代表祂們有高低之分,只是處在不同的系統裡罷了。
臺灣最多的廟看起來好像是媽祖,但廣義來看,其實是王爺廟最多,為什麼呢?在大航海時代,臺灣是屬於亞洲霍亂的流行區,李豐楙說,其實早在這個時代,臺灣就已經走向世界了。
臺灣的霍亂病毒,大多是從福建福州一帶傳來的,當時福州的傷亡可謂最慘重,也正是因為如此,當地有很多「五帝廟」,而同樣受霍亂影響的臺灣也有很多,這都跟道教「瘟部」系統有很大的關係,而且,還很有「世界歷史」的背景。
迎王送瘟
行瘟、行病,乃至現在講的流行病,都有「行」這個字,行的意思既有流行,也是執行天意的意思,因為瘟疫會發生,正式因為上天在懲罰下界,而「天行已過」意思就是平安了。這背後可是有2000多年的歷史傳統在支撐的理論,也是所有漢人社會都有的傳統。
除了有瘟疫的影響,「水土不服」也是影響民間信仰很大的因素,特別是在臺灣這樣的移民社會,很多人來到臺灣之後都水土不服,這時候就需要王爺的保庇。
而瘟疫影響信仰的發展史來看,大多都是道教在主導,儒家鮮少插手,若真的有,也都是和官方比較有關係。也因為道教和瘟疫的關係,從道教經典裡,甚至可以查到中國的大疫史、防疫史,可是醫學界研究的題材。
隨著時代發展,在宋朝的時候,開始出現了「王船」,這回到我們最一開始講的,何謂「代天巡狩」,皇帝沒空巡狩,於是派諸王出去,例如:當年鄭成功來臺灣打的名號就是「巡狩」東寧,因為他不是皇帝。當神明沒空的時候,派的就是王爺了,這些王船「代天巡狩」地要把瘟神趕回洛陽。
在中國的帝制結束之後,很多人都忘了巡狩真正的意思,其實只要去探查背後的歷史,很快就能理解,而關於「何謂巡狩」則是今日李豐楙所要講的重點。
結語
在《進香.醮.祭與社會文化變遷》封底寫了這段話:「生活即文化,民間信仰活動是臺灣社會生活與文化的重要成分,也是了解臺灣社會組織、宗教信仰之歷史發展的重要切入點。」
民間信仰貼近我們生活的程度,是連我們都不自知,像呼吸那般的存在,《進香.醮.祭與社會文化變遷》一書站在臺灣本土的角度出發,期許用更豐富的視野讓我們更了解臺灣。
那個,應該是道封不是道風喔;另外,是巡狩不是巡守。雖然應該是單純筆誤,但這會影響到文意,請多加注意
您好,不好意思晚回覆了。謝謝指正,已修改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