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 系列講座 / 2019台灣史論叢系列講座 / 台灣經驗在東亞環境史上的意義──《台灣環境史》新書講座

台灣經驗在東亞環境史上的意義──《台灣環境史》新書講座

台灣經驗在東亞環境史上的意義

文/陳毅澂(臺灣大學翻譯所研究生)

講者:劉翠溶(中研院臺史所兼任研究員)
主持:王泰升(臺大講座教授兼出版中心主任)
時間:2019年11月13日(三)15:00-16:30
地點:臺大文學院2F會議室(台北市羅斯福路四段1號)

1
本次講座由《台灣環境史》一書的編者兼作者劉翠溶院士主講,並由出版中心王泰升主任擔任主持人,於十一月十三日下午於台灣大學文學院演講廳舉行。

《台灣史論叢》一書的源起

講座一開始由王泰升主任介紹 《台灣環境史》一書的出版緣起,《台灣環境史》不僅是《台灣史論叢》系列的第一本,同時也是該系列的「原型」。《台灣史論叢》捨棄以往「通史」、「概論」的理路,而轉以論文集的形式,引領讀者一窺這些知識體系的建構過程,以觀學術意義之全貌。期待能透過本書的方法,借重其他學科的特長,以多學科的角度研究歷史。另外也希望能讓後進的歷史研究者,在研究台灣史時能具備台灣史的基礎知識。

劉院士接著一一介紹《台灣環境史》的各個章節。環境史於七○年代興起於歐美,後來中國、台灣等地陸續跟進,劉院士於九○年代開始研究環境史,《台灣環境史》即一部分的成果。導論中首先介紹自一九六六年以來台灣史研究的發展,並簡介環境史在國際的發展,最後介紹如何開展台灣環境史議題。第一章以漢人在台灣的拓墾,說明台灣的環境變遷。第二章以自來水建設介紹台灣的淨水供應。第三章則探討一九八六年以來台灣的水污染環境議題。第四章探討台灣山坡地利用相關議題。第五章透過比較一九三五年的墩仔腳大地震與一九九九年集集大地震,探討台灣地震的災後重建。第六章探討中華肝吸蟲在台灣的感染情形。第七章探討台灣氣候災害對原住民的衝擊以及災後調適。原定第八章是探討台灣食安相關議題,但礙於篇幅,最後未能收入書中。最後第九章則是探討台灣環境教育的興起及相關發展。

接著講座以講者與聽眾互動的形式進行,王泰升主任特別提醒大家可把握機會,往研究方法的方向提問,例如其他學科如何與歷史合作等等。劉院士補充若有興趣可以參加「台灣環境史學會」,台灣環境史學會的首任會長即為劉院士,自二○一一年首次在台灣東華大學招開會議後,之後陸續在青山大學、天津大學、成功大學招開研討會,且也出版多本論文集。劉院士鼓勵對環境史有興趣者,可以上網瀏覽學會網站,參加也無須繳會費。每年也會召開台灣環境史工作坊。若登記要報告,可以進行「閱讀報告」與「研究報告」,希望明年號召有志之士一同參與。

問答時間

Q:為何將台灣放在東亞脈絡下探討,請問台灣與東亞的關係是來自人文或抑是自然的條件?與氣候變遷相關的國際條約是否為環境史研究帶來不同的影響?

A:台灣是小島,四面環海。與東亞的關係不僅來自人文,也來自自然。台灣環境史的範圍太小,例如海洋汙染是最近數年來人類面臨的議題,海洋的垃圾汙染所及範圍頗大,因此環境史不能只局限於台灣。另外關於環境變遷,劉院士舉例地質系透過研究土壤中的花粉或是年輪的變化,就能一探環境的變化,因此環境史研究與自然也有密切的關係。

Q:在環境史研究中,對於其他領域的研究是否曾感到不得其門而入,掌握力較差?

A:宥於過去台灣高中的分組教育,對於自然科學所知甚少,因此後來閱讀相關論文時需自行查閱相關書籍。另外劉院士也分享自身研究人口史的例子,在研究人口史的過程中,需要掌握人口學相關知識。劉院士也鼓勵在座若有歷史系學生,一定要多多接觸不同領域。王主任也提醒:其實許多學科也需要歷史,不同學科的交流才能碰撞出不同的火花。

Q:《台灣環境史》一書中最傑出的部分莫過於對於台灣山坡地的相關研究,想請問老師為何對山坡地議題有興趣?

A:與山坡地議題最早的接觸始於九二一大地震時,隨中研院團隊到當地探勘。由於台灣的地震相關資料相當完備,因此就進行對災區重建的比較。

Q:《台灣環境史》一書的結論是環境教育相關議題,雖然台灣已制定相關法規,但早期執行不力,想請教老師對環境教育有何想法?

A:加強環境教育為當務之急,特別是對廠商的環境教育。報章上層出不窮的廠商偷排廢水相關報導,顯示環境教育不僅針對民眾,對廠商也很重要。王主任補充:台灣自日治時代始,就不斷累積文獻資料,這些都是寶貴的研究資料,另外目前台灣的資料數位化相當發達,都是未來可以發掘的材料。

Q:請問老師當初是怎麼走入環境史?

A:當時《積漸所至──中國環境史論文集》是與英國學者合作,在香港參加環境史會議後,便促成了這本書的合作。《什麼是環境史?》一書即將出版,若想更全面的了解環境史,則可以到中研院架設的個人網站上參閱相關資料。當時是先進行經濟史研究,後來轉向人口史研究,最後以環境史會議為契機,開始了環境史研究。環境史帶有國際化的色彩,國際環境史學會須以組織為單位參加,劉院士就曾參加過數次。

Q:台灣經驗對其他國家如何產生影響?或者其他國家對台灣有何影響?

A:研討會的主題繁多,無法一一親臨現場聆聽。不過台灣經驗當然跟其他國家息息相關。比如台灣的海洋污染相關研究,或是中國學者的高原空氣汙染相關研究,都有所關聯。另外義大利的學者也曾以日本的漫畫為角度切入環境議題,都是相當有趣的主題。

Q:日本與台灣常常面臨相似的問題,例如日本十年前所面臨的問題常常就是台灣現在所面臨的議題。日本與台灣的環境史有何差異,或者是否有時序上的關係?

A:基本上面對的問題都差異不大。主任補充:在問題發生以後,日本常常以法律加以規範。

Q:老師能否分享無緣收入書中的第八章,介紹台灣的食安議題。

A:台灣的食品加工業蓬勃發展,台灣的食品安全事件也時常發生。另外台灣的土壤的汙染也會影響台灣的食品安全。台灣外食人口達七成,過程中使用的丟棄式餐具也是嚴重的環境問題,不僅垃圾量可觀,任意丟棄也會對環境造成衝擊。食品消費方式以及外食習慣都是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雖然礙於篇幅無法收入書中,若對台灣食品安全有興趣者可以上劉院士的網站參考。

Q:台灣人口下降是否可能減輕環境壓力?

A:除非改變生活習慣,否則還是很困難。雖然人口減少,在統計數據上人均土地等指標可能有變化,但生活習慣依然是環境問題的主因。

Q:外食業者統一大量處理食物,是否可能減輕環境壓力?

A:雖然如此,但是外帶的顧客依然會使用丟棄式餐具,另外廚餘也是另外一個問題。生活習慣的改變還是減輕環境衝擊的不二法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