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 主題書籍 / 《尋租中國》行銷活動一覽

《尋租中國》行銷活動一覽

前言

《尋租中國──台商、廣東模式與全球資本主義》是中研院社會所副研究員吳介民,集多年研究心血、深入田野觀察之作。書中以政治經濟學角度,透過台商、農民工、與政府多層次的互動,探討中國經濟轉型過程,如何與全球資本主義連結。面對中國崛起,許多國家開始警戒,將此視為「威脅」,台灣應如何理解、因應這個與我們切身相關的重大改變?

本書在2019年3月甫出版,接著在4月就旋即再版。舉辦新書講座當天,來參加活動的觀眾更一度將場地擠得水洩不通,這些盛況再再反映出讀者們對這項議題的熱切關注。此外,不同媒體也採訪了作者吳介民老師,邀請他暢談書中觀點,並回顧一路以來的成長、研究歷程。或許有些讀者還沒看過這些講座和媒體報導,因此我們將這些珍貴的紀錄與資料整理出來,希望藉此共同思考中國發展走向,以及台灣自身現況與未來出路。

目次

●書籍資訊
●講座實況
●閱讀書評
●作者專訪
●獲獎紀錄

書籍資訊

《尋租中國──台商、廣東模式與全球資本主義》
吳介民/著
定價:600元
出版時間:2019年4月

中國是否會落入發展陷阱?
西方國家為何開始警戒「中國威脅」?
中國重返資本主義世界之後,會帶來哪些理論挑戰?


本書針對中國與全球資本主義連結的模式,提出完整的解釋。台商作為「中間人」,促成中國從廣東賺取第一桶金,這桶美金作為「原始積累」,迂迴造成「中國崛起」。作者從全球價值鏈切入,指出「尋租發展型國家」,在經濟發展與財政攫取的過程中扮演關鍵角色。解釋架構連結了全球層次與在地層次,從宏觀到微觀,剖析政商關係的運作。並提出「機構化尋租」、「在地鑲嵌治理」、「公民身分差序」等概念,突破既有文獻對中國發展邏輯的理解。中國崛起的訣竅是「順著全球價值鏈打造世界工廠」,但目前「世界工廠」遭遇轉型困境,中國經濟何去何從?

作者吳介民 ,為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政治學博士,現任中央研究院社會所副研究員,研究興趣為政治經濟學、政治社會學、台灣民主化、中國政經發展。參與創辦國立清華大學當代中國研究中心與中國研究學程(與中研院合辦)。著有《第三種中國想像》,編輯(合編)《吊燈裡的巨蟒:中國因素作用力與反作用力》、《權力資本雙螺旋:台灣視角的中國/兩岸研究》、《秩序繽紛的年代1990-2010》;翻譯赫緒曼《反動的修辭》;合作拍攝紀錄片《台胞》;另著有詩集《地犬》。

(書籍連結)

講座實況

/側記/

講題:一個尋租的國度──談資本主義下的中國崛起與台商角色
時間:4月25日(四)19:30-21:00
地點:聯經書房(臺北市新生南路三段94號B1)
主講:吳介民(中研院社會所副研究員)、陳志柔(中研院社會所研究員兼副所長)、藍佩嘉(臺大社會系教授)、陶儀芬(臺大政治系副教授)

右起為中研院社會所副研究員吳介民、中研院社會所研究員兼副所長陳志柔、臺大政治系副教授陶儀芬、臺大社會系教授藍佩嘉

文/林彥伶

1994年吳介民到中國做田野,實地觀察到中國民工的現象,在一個人口數約莫1000-2000人的小村子,其民工在居然有1-2萬人,也就是說這組成人口中,外來人和本地人的比例幾乎是10:1,然而這群外來民工並沒有本村的公民權,因此無法享受本村的公民福利,這件事就也構成《尋租中國》此書的一大主題。

以實際例子來說明,中國為何能在這三十年來猖獗的尋租行為中,仍然持續有穩定的經濟成長呢?這對這個半邊陲型的國家到底代表什麼意義,是本書最想要探討的主題,並且企圖要得出一個結論。

如何解釋「尋租」行為?它是被誤解、憎恨的行為,也是與經濟成長並存的現象,更是在人類經濟世界中,無所不在的行為,然而,「尋租」仍缺乏一個統合的理論架構。 (講座側記全文

/影片/

(go top)

閱讀書評

〈《尋租中國:台商、廣東模式與全球資本主義》:回應與對話〉,《台灣社會學期刊》第38期。
〈貢獻於紅色帝國的半邊陲資本〉,《臺灣社會學刊》第66期。
作者吳介民〈回應王宏仁教授評論《尋租中國》〉,《臺灣社會學刊》第66期。
〈如何講述中國故事〉,《二十一世紀》雙月刊。
〈馬無夜草不肥,中國的「夜草」是什麽?〉,風傳媒。
〈尋租中國與詐騙台灣──林明進的伎倆〉,思想坦克。

(go top)

作者專訪

吳介民老師接受「研之有物」訪談,分享《尋租中國》成書過程與田野觀察。也談到自身的成長歷程,讓他對勞動階層的處境,更加感同身受。(圖片來源:研之有物)

/平面媒體/

〈尋租中國(上):邊貪污、邊發展,還可以愈來愈強 中國怎麼辦到的?〉,天下雜誌。
〈尋租中國(下):中國模式變了,台商西進還有戲唱嗎?〉,天下雜誌。
〈地攤上的政治學家〉,鏡周刊。
〈地攤上的政治學家〉(影片),鏡周刊。
〈吳介民《尋租中國》:揭開「中國崛起」神話背後的真實〉,人文島嶼。
〈從「膠鞋廠童工」到「尋租中國研究者」──吳介民與他的知識遠航〉,研之有物。
〈「一條魚半身酥脆、半身活著,你吃不吃?」吳介民的中國田野札記〉,研之有物。
學者對談:全球生產鏈中的威權國家—越南與中國 ft. 王宏仁、吳介民,巷口社會學。

/電視廣播/

「民主台灣難敵集權中國?近期台灣的民主威脅與兩岸未來」,公視「有話好說」。
《尋租中國》書籍介紹與作者專訪,寶島聯播網「新聞放輕鬆」。

(go top)

獲獎紀錄

《尋租中國》獲中研院2020年人文及社會科學學術性專書獎。(圖片來源:中研院)

科技部2020人文及社會科學領域最具影響力研究專書
孫運璿學術獎
中研院2020年人文及社會科學學術性專書獎

(go top)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