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 系列講座 / 2022台北國際書展 / 天氣與風格──「颱風知多少:剖析氣象界的龐然大物」講座側記

天氣與風格──「颱風知多少:剖析氣象界的龐然大物」講座側記

左起為天氣風險管理開發公司總經理彭啟明、臺灣大學理學院院長吳俊傑

天氣與風格

文╱林宇軒(臺大臺文所研究生)

時間:2022年6月4日(六)15:00-16:30
主講:吳俊傑(臺灣大學理學院院長)
主持:彭啟明(天氣風險管理開發公司總經理)
地點:世貿一館B327展位(臺大出版中心展位)

因為台灣地理位置的緣故,「颱風」對於台灣人而言,早已是生活的一部分──每年在進入夏天時,台灣人便開始關切颱風的相關議題:什麼時候登陸?可能造成什麼災情?會不會放假?關於颱風的種種科學知識,藉由伊曼紐(Kerry Emanuel)所著、臺大大氣系講座教授兼理學院院長吳俊傑翻譯的新版《颱風》,讓我們一窺「颱風」的豐富樣貌。

既依賴,又怕帶來災害


這本書的原著作者伊曼紐是吳俊傑在麻省理工學院攻讀博士時的指導教授。在一次的因緣際會中,他參與了教授主持關於「颶風」的研究計畫;透過P-3反潛機的觀測以及全程的實驗參與後,他與指導教授一同探究了颶風形成的奧祕。雖然這本書過去曾經出版過,但這次由臺大出版中心推出的新版《颱風》新增了一些篇章。吳俊傑從二零一五年八月八號造成「歪腰郵筒」的蘇迪勒颱風談起,當時從花蓮秀林鄉登陸的颱風不斷「長大」,造成了許多路樹都倒塌,對各個地方都造成很大的影響。
在地理位置上,台灣位於北太平洋西側,身處遍布火山的環太平洋地震帶,這裡恰好就是全世界颱風最盛行的地方。多數颱風的主要行經路線會經過菲律賓、日本或是台灣,也因此「颱風」就成為了台灣人每年夏天不得不面對的一位「朋友」。二零一七年,台灣發射了「福衛五號」取代過去的「福衛二號」,具備了更高解析度的拍照功能。在衛星升空到位後,透過三個月的時間累積圖像,將被雲氣遮蓋的部分去除、重新整合,科技部把這張圖變成一張桌曆,配上詩人羅葉所寫的一首詩〈我願是你的風景〉。身為台大的校友,羅葉在這首詩中使用了各種不同的比喻,表達對台灣的風景以及想望,包含「颱風」、「海潮」、「地震」、「白雲」──吳俊傑說,雖然這些現象可能帶來災害,但這都是我們台灣的一部分,我們也可以把它想成是台灣的特色。
颱風對台灣而言有著許多益處,因為它會帶來很大的比例的降水。然而,一旦風雨太大,也極有可能會帶來災害,在英文中的「mixed blessing」恰好可以說明這個現象。以二零零九年八月的莫拉克颱風為例,它在兩、三天內總共造成了三千毫米的降雨,整個南部都受到鋒面侵襲;因為短時間的強降雨,使得土壤無法涵養水分,造成台灣包含小林村在內的重大災害。不過,如果從另一個角度來觀察,莫拉克颱風也讓原先極度缺水的曾文水庫和烏山頭水庫擺脫困境──吳俊傑坦言,「既依賴又怕帶來災害」想必就是台灣對於颱風的態度了。

佩著宇宙星雲的熱情颱風

吳俊傑說,這本書原來是在牛津大學出版社出版,經過「轉譯」後重新和大家見面,同時新加了一段「颱風吹到台灣」的篇章來反映颱風與台灣的連結。在作者序當中提到,「有熱情才能做科學」,我們做任何的事情都需要熱情。
原著的作者伊曼紐身為一位天才科學家,不僅擁有豐富的科學素養,在人文、藝術的層面上也有非常深的造詣。吳俊傑介紹,當伊曼紐在MIT修讀大學學位時,還同時輔修音樂學系,甚至在不到二十三歲時就拿到了博士學位,成為UCLA的教授,可見得伊曼紐在年輕時就非常優秀,直到現在還是世界最頂尖的一位大氣科學家。從科學、文學、藝術、歷史,再談到當今最熱門的氣候變遷議題,除了科學的部分科學與歷史的部分,在這本書中也介紹了很多文學、藝術的成分。有趣的是,如果將衛星上拍攝的「颱風」形象,與哈伯望遠鏡拍攝到的「星雲」構造來相互比較,會發現它們其實驚人地相似──「雖然科學的本質完全不一樣,但顯然大自然選擇了類似的樣態來呈現他們的本質。」吳俊傑笑說。
源於對颱風研究的熱情,吳俊傑甚至為此寫了一首描寫颱風熱情(Passion for Typhoon)的詩作:「夏日碧海上款步走來/佩著宇宙星雲的印記/這時刻,她踩起/亙古難解的絕美舞姿/那是百死不悔的來處與歸向,/我南國的佳人。」詩中的「宇宙星雲」便是描摹颱風與星雲在外型上相似的部分,而「舞姿」便是書寫颱風移動的不確定性。
因緣際會,吳俊傑認識了台大歷史所的研究生朱瑪瓏(現為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員)。當時的朱瑪瓏在二零零零年跟隨中央研究院的劉翠溶副院長,完成碩士論文〈近代颱風知識的轉變──以臺灣為中心的探討〉,探討颱風在「名稱」上的演變歷史與典故。這同時凸顯了「颱風」的特殊之處,很多自然現象並沒有「名字」,唯有「颱風」會被我們給命名,那麼這些名字是怎麼來的呢?
美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開始觀測颱風,當時監看太平洋熱太氣旋的氣象學家們,便把自己對妻子與女朋友的思念融入其中,於是就以她們的名字為颱風命名;直到一九七九年,世界氣象組織與美國天氣服務中心才把男性的名字加入颱風的命名表當中。到了二十一世紀,颱風也有了更為系統性的命名方式,由世界氣象組織颱風委員會的各個會員國提出,分組輪替使用;不同的國家也會用命名的方式,比如動物、植物、星象、神話人物、地名等,來顯現對於不同事物的關注。

放大兩百倍的羅馬競技場

這本書的原著英文書名是「Divine Wind」(神風)。為什麼要把颶風「hurricane」、颱風「Typhoon」叫做這個名字呢?
從日本的歷史來觀察,西元一二七四年與一二八一年時,蒙古軍隊曾經由忽必烈親自指揮,兩次渡海侵襲日本;然而兩次都因為遭遇了「颱風」而鎩羽而歸。考古學家在探究這件事情的真偽時,從海底的船骸開始研究,證明了這是真實發生的史實,這些故事在《颱風》的書中都有清楚的交代,這也是原著把颱風稱為「神風」(かみかぜ)的原因。
探究單字「hurricane」(颶風)的歷史,這個詞彙期時起源於馬雅文化的單字「Huracan」以及泰諾與加勒比的單字「Hunraken」,在意義上代表了「恐怖的邪惡之神」。我們所熟悉的「颱風」,在大西洋叫做「颶風」;一旦在熱帶洋面形成風暴系統,而且在海表面的平均風速超過每秒32公尺時,我們就給它定名叫「hurricane」。吳俊傑補充,我們在外面一般感受到的風,最強頂多是每秒10公尺的風速,所以想以想見「颱風」該是多麼強勁。
吳俊傑說,如同近期上映的電影《捍衛戰士》,如果我們在距離海面僅有三百公尺的高度觀看颱風,會發現颱風在海面上形成了海浪獨特的波紋。從颱風的正中心來觀看颱風,只要到達一定的強度,便會形成所謂的「颱風眼」;而書中以生動的方式描寫,我們難以接近的、神祕的「颱風眼」──「那就像站在放大將近兩百倍的羅馬競技場中央,在直徑32公里的場地中,四周的冰牆約有30棟101大樓疊起來那麼高;高聳的圍牆有一連串冰晶沿著耀眼的白色表面落下,這樣的驚心動魄。」在《颱風》這本書深層的記述中,揭露了颱風如何改變人類的歷史。
伊曼紐在這本書中,不斷地提醒我們要以歷史為鑑,對颱風可能引起的災害有所防備。除了科學與歷史的知識,在每篇文章的開頭都引用了描寫颱風的詩文作品與繪畫,讓讀者在吸收科學知識的同時,同時能受到藝術氣息的薰陶。

註:側記標題「天氣與風格」借自詩人王柄富之詩句。

//主題書籍//
《颱風》◎克里.伊曼紐(Kerry Emanuel) 著/吳俊傑 譯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