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題:運動風潮下的藝術史──《現代身體的再現》新書講座
主講:曾少千(中央大學藝術學研究所教授)、楊尹瑄(成功大學歷史學系副教授)
時間:2022年9月24日(六)14:30-16:00
地點:聯經書房‧上海書店B1思想沙龍(台北市新生南路三段94號)
文/張靜思(國立中央大學藝術學研究所研究助理)
本活動為《現代身體的再現:十九世紀西方藝術中的運動文化》新書講座。由書籍作者,中央大學藝術學研究所曾少千教授主講,邀請成功大學歷史學系楊尹瑄副教授,以運動主題老照片、海報、插圖延伸現代身體的內涵。
首先由曾老師分享書籍的章節架構與內容。此書取材自十九世紀法國運動的繪畫與海報,深入分析、探討現代身體概念的形塑與內涵。曾老師原先並非將此書定位為運動議題的藝術史專書,而是在觀看作品的過程中,發現多為運動主題的圖像,除此之外,曾老師也受到社會學家布爾迪厄論運動作為身體展現的觀點啟發,決定以運動圖像挖掘作品中隱含的現代身體觀。
曾老師表示,運動議題長久以來受到許多學門關注,包含社會學、歷史學、職業運動員等。以藝術史家的眼光,觀看藝術家如何刻畫現代身體,在當今的運動研究則是非常罕見的現象。此書以圖像追索藝術家採取什麼樣的美學策略,描繪運動中的身體;此類畫作如何被理解、收藏;作品又隱含什麼樣的性別、階級、國族認同等問題。此書以時代之眼、臟腑之眼兩種藝術史研究方法,深入探究運動主題作品。在時代之眼中,圖像好比時代的鏡子,反映彼時社會的身體標準、審美觀念以及對運動的態度。藝術家對運動的理解,經常受到自身的觀察和經驗影響,透過臟腑之眼,圖像不僅反映運動身體的情狀,也觸發觀者的切身感受與記憶。
此書聚焦五個重要的運動作品系列和文化現象,以「人體喜劇」、「憂鬱的鄉野運動」、「勝負之外」、「動能之美」、「女性的移動力」五章構成全書。
第一章「人體喜劇:杜米埃的永浴者諷刺漫畫」,以漫畫家杜米埃(Honoré Daumier)在1830至50年代間製作八十餘幅泳浴系列版畫,分析杜米埃如何諷刺十九世紀巴黎澡堂、泳池中的男女老少。杜米埃筆下的人物並非壯碩英勇的專業運動員,而是充滿怪誕喜感的現代市井小民,以寫實的手法,鮮活的回應社會趨勢,關注泳浴的身體紀律和社會關係,捕捉人際間的互動張力,呈現多元的身形光譜。
第二章「憂鬱的鄉野運動:庫爾貝的狩獵畫」,以畫家庫爾貝(Gustave Courbet)在1859至1869年間繪製的狩獵畫作,探討庫爾貝糾結分裂的情感與狩獵倫理。庫爾貝的狩獵畫異於主流,主流狩獵畫充滿激昂的狩獵精神,庫爾貝則專注描繪,獵物被捕時的受苦時刻以及獵人靜默冥思的狀態。時逢動保主義抬頭,中產階級風行狩獵運動,庫爾貝的狩獵畫拓展了主流狩獵畫的視角,直面狩獵的本質,傳達獵人的憂鬱,描寫動物衰亡的身體。
第三章「勝負之外:竇加的賽馬圖」,以畫家竇加(Edgar Degas)在1860至1890年代繪製的大量賽馬畫作,分析藝術家對賽馬運動的獨到見解。身為賽馬業餘愛好者的竇加,透過繪畫探索騎師和馬匹開賽前的準備姿態,專注呈現賽馬運動的過程,而非賽事的勝負結果。在略帶古典的描繪中,竇加的賽馬圖探索運動的使命感,回歸賽馬運動原初的核心價值,追求運動的理想性和進步卓越的價值。
第四章「動能之美:卡意伯特的划船水景」,以畫家卡意伯特(Gustave Caillebotte)1876至1878年間創作的划船水景畫,聚焦探討他對划船運動的貢獻與彼時社會對運動的新定義。醉心划船運動的卡意伯特,他的划船水景畫誕生於划船運動與造船工程積極發展的十九世紀晚期。卡意伯特細膩再現划船者兼具勞動與漫遊的運動姿態,在輕快的舟船划行中,塑造划船者堅韌的體能和意志。
第五章「女性的移動力:世紀末的自行車海報」,聚焦1890年代的兩類自行車海報,一是現代女子騎自行車,二是女神、寓言人物形象的海報,藉由分析海報的題材類型與形式風格,闡述海報中現代女性與古典女神隱含的文化意涵。海報傳遞彼時社會對女性騎車的看法,彰顯先進的製車技術,映射大眾對自由移動的想望。現代女性形象的海報,傳遞休閒運動的樂趣,強調維持兩性的和諧;女神、寓言人物形象的海報,則試圖鞏固女性特質和國族精神,將自行車塑造為眾人期盼的夢幻商品。
曾老師回望全書的研究歷程,於結語中再次強調,此書將視覺圖像視為文化徵候的表述媒介,而非史實的註解,細探圖像的生成過程、物質條件、歷史涵義,挖掘十九世紀法國的運動風潮與視覺藝術的緊密連結。綜觀十九世紀運動主題的重要繪畫作品與視覺圖像,曾老師認為,藝術家致力將身體動能,以視覺化的語彙呈現出來,不全然順應身體作為機器的觀念,而是有一種面相學式的底蘊,藝術家不僅注重運動中的身體姿態,也關注運動者的內在氣質和情緒的起伏,以寫實的視覺語彙,引領觀者進一步解讀其內在的性格與生命情狀。這些運動圖像呈現複數、多樣化的現代身體,杜米埃以怪誕喜感的諷刺漫畫,揭示市井小民泳浴時面臨的窘境。庫爾貝以體驗式寫實主義,呈現生命的逝去與獵人的失落。竇加利用知覺寫實主義,傳達騎師的和馬匹賽前的焦慮與不安。卡意伯特透過肉身性的印象主義,彰顯划船者的技巧與紀律。自行車海報以鮮明的設計語彙,反映女性的移動力與先進的製車技術,隱含彼時的社會風氣與性別觀念。運動不僅為生活帶來樂趣,有益身心健康,宏觀地看,亦為現代文明的指標,帶有性別認同、權利福祉、階級表徵與國族主義的隱喻。
楊尹瑄教授從此書的閱讀心得談起,肯定市面上難得有一本兼具學術嚴謹與閱讀況味的藝術史中文專書,經過曾老師扎實的研究與書寫,鮮明的勾勒出十九世紀法國運動文化,各章節看似定錨在不同藝術家於不同年代創作的運動作品,彼此間卻巧妙以現代身體的概念貫穿全書,豐富讀者對於現代身體的多元理解。楊老師補充說明,十九世紀是個非常關鍵且特殊的年代,不僅在視覺文化,其他領域亦是,方方面面不斷的挑戰古典、改革古典,是一段古典神聖、理想化概念被徹底瓦解的時期,走向我們熟悉的無單一標準、多元共融的現代社會。
最後,楊老師特別分享一系列精彩的泳浴老照片、海報與插圖,與書中泳浴諷刺漫畫對話。老照片呈現當時巴黎的泳浴環境,法國人自詡為塞納河的子民,必須熟諳水性,他們在塞納河上搭建泳池,直接取用河水,將其命名為漂浮游泳池。彼時泳池的建築風格,以中東的建築元素妝點泳浴空間,呼應時下流行的土耳其浴,另有富麗堂皇的泳池,包含觀景台、酒吧、用餐區,將泳池陳設為多功能的社交娛樂場所。商業海報則可看出當時的消費文化,大肆宣傳彼時泳池提供的特殊服務,譬如每週三為女性泳客提供低價的蒸氣浴,彰顯女性的消費力。插圖部分,以閒適、生活化的溜冰者形象與仿效古典運動家的小說插圖,再次呼應此書核心主軸,複數的現代身體。
講座完整影片
精采片段剪輯
//主題閱讀//
《現代身體的再現:十九世紀西方藝術中的運動文化》
◎曾少千 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