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 2024台北國際書展 / 「風靡登場──二十世紀中國女性的娛與樂」講座側記

「風靡登場──二十世紀中國女性的娛與樂」講座側記

文/施厚羽

左起為中研院近史所兼任研究員游鑑明、政大歷史系副教授許慧琦

日本關西「中國性別研究會」編《中国の娯楽とジェンダー──女が変える/女が変わる》(2022年勉誠出版,以下略稱原書),匯聚女性學、女性史、性別研究、文學、史學、比較文化、社會學、比較教育學、戲劇學、音樂學、舞蹈史、電影學領域的專家。作者群以「中國娛樂」為共同關懷,各自從電影、報刊、雜誌、廣播、舞蹈、戲劇、旅行、體育、基督教,挖掘近現代中國大眾娛樂的性別問題。原書付梓後,獲得學界與一般大眾廣泛迴響。透過作者之一游鑑明老師引薦,臺大出版中心刊行的中文版《中國的娛樂與性別──女性之「變」》(以下略稱本書),也在今年面世。本次臺北國際書展,出版中心邀請游老師和撰寫推薦序的許慧琦老師,分享各篇文章亮點,以及她們對「娛樂與性別」作為學術課題的觀察和期待。

講座甫始,游老師從關鍵詞「娛樂」發軔,點明娛樂不僅與宗教、習俗、商業活動、政治有密切關聯,也歸屬私領域範疇,而私領域正是女性學和性別研究關心的議題。本書便是藉助性別取徑,立體呈現近現代中國的娛樂。游老師回顧出版緣起指出,本書脫胎「中國性別研究會」共同研究,主要企劃者為神戶學院大學大濱慶子教授。研究會成員不只各別在大阪、神戶、京都發表成果,也前往東京,乃至臺灣中研院近史所,組織座談或國際研討會,積極與不同地域和學科的學人交流。

接著,游老師用簡明文字搭配豐富圖片,穿插時事與書中內容的對比,依序導讀「傳播、享受娛樂」、「表演娛樂」和「體驗娛樂」三大主題下各篇文章。

「傳播、享受娛樂」共五篇論文。菅原慶乃以作家琦君(1917-2006)經驗為引,聚焦1930年代上海摩登女性穿著男裝風氣。有別市井小民、異性戀男性構成的主流觀眾,菅原從女性粉絲的非主流視角切入,通過《玲瓏》雜誌解讀女性如何觀賞電影,爬梳電影與雜誌帶動的女扮男裝潮流,以及此風尚催生的電影《化身姑娘》(1936)、女子越劇的女小生。趙怡選擇上海法國租界《法文上海日報》(Le Journal de Shanghai),以李旦旦主演默片《木蘭從軍》(1928)之影評破題,剖析該報報導中國電影的觀點。由於該報以女性撰稿人居多,她們重視的是中國女明星的人格和生活。這個狀況表示,撰稿人將女明星視為與自己同等的普通女性,而非欲望或性消費對象。來自關東的江上幸子檢視《今代婦女》倡導娛樂和啟蒙的編輯策略,考察圖文各半形式和性別元素。江上發現,各篇文章共同點為注重女性健康、教育、職業,尤其讚賞「母性」,但當中不見齊一性別觀。該刊透露1930年代上海的性別問題,基本涉及對近代性別規範與性別結構的困惑。不過,編輯群提出的解決方案甚為分歧。須藤瑞代處理上海孤島時期出版的《上海婦女》,釐清該刊舉辦婦女聚會活動以及刊載報導的意義。與會者包括刊物編輯、執筆者和嘉賓,也有各階層婦女和為數眾多的女學生。該刊籌辦聚會並撰文詳細紀錄之,一方面強調集會迥異普通娛樂,另一方面也讓無法親蒞現場的婦女,通過「閱讀」文章享受活動。橫山政子討論大躍進運動前後東北農村,以「小喇叭」(擴音器)為媒介,探尋1950年代集體化政策如何滲透農村。人民公社建立後,政治性廣播節目大增。公共食堂作為公共空間,既是勞動場域,也能從事「文化娛樂活動」。安裝在家戶內的小喇叭,聽眾多是婦女、老人和小孩,收聽廣播同時,也將政治與娛樂一起帶進私人空間(private space)。

「表演娛樂」共四篇文章。星野幸代探究1920年代黎錦暉(1891-1967)帶領的少女歌舞劇,並以黎莉莉(1915-2005)、王人美(1914-1987)與徐來(1909-1973)為例。在近代學校教育講求操練身體風氣下,裸露女體是「健美」象徵。當黎莉莉順應當時審美觀被凝視(gazed)、被消費,意味其身體被性別化。但這些女性實際上並未喪失能動性,身體亦是表現主體性媒介。須佐多惠以俄國十月革命後流亡中國的白俄女性拉麗薩.安德森(Larissa Andersen, 1911-2012)為主角。她梳理二十世紀上半葉,安德森在異鄉仍不放棄文學創作,並憑出眾舞技在商業娛樂場所奮力求生的經歷。安德森跟隨家人移居哈爾濱後,積極投入流亡人士組成的詩社。爾後到上海,她又接觸舞蹈並以之為行當。兩者成為她生命中兩個重要的支柱。中山文目光放在1940年代上海「姐妹戲」。中日戰爭的上海風行女子越劇,彼時有「借古諷今」抗日話劇,亦有姚水娟(1916-1976)開發時裝戲、尹桂芳(1919-2000)以生角演出浪漫故事。此現象顯示,越劇從男性觀眾取向,轉變成為女性演出的「姐妹越劇」。中山也拋出疑惑:作為通俗娛樂,「姐妹越劇」是否提高女性社會意識?陳鳳文分析丁果仙(1909-1972)養成為晉劇史上首位「女老生」的歷史背景、多面形象及深遠影響力。丁果仙翻轉老生應由男性飾演的刻板印象,更讓晉劇發展推崇女老生的文化。丁氏以旦角起家,因養父之故轉習鬚生,她優於男老生的技藝甚至為男性戲評家稱道。隨著丁氏知名度大開,其戲班演出地點也由鄉村移向城市。

「體驗娛樂」共四篇論文。游鑑明側重學校體育與娛樂結合、體育成為家庭娛樂,以及性別差異。孤島時期上海學生體育活動熱絡,更出現女學生和男教師一道參與排球賽。胡適(1891-1962)日記表明男知識人視在家運動為日常健體療疾之法。女大學生蔡文星(1906-1933)日記的身體觀,與男性分享相似看法。西方影響下的體育娛樂化,促成男、女性共同進入公共場所鍛鍊身體,有助突破傳統性別框架限制。杉本史子探查1941年北京女子師範學院學生受興亞院贊助赴日,以及返國後編寫的《憧憬日本──赴日印象記》。杉本闡明在含藏政治目標的旅行,女學生感受哪些樂趣,還有旅行的性別成分。百貨公司購物和觀賞寶塚歌舞劇,反映行程刻意規劃「適合女性」活動。雖然遊記有所拘束,仍可窺探女學生聲音,如稱揚美景與不適應食物。大濱慶子查考社交舞演變並與日本對照。中共建國初期,社交舞廣受歡迎,各種教材湧現。1950年代末期,集體舞躍居主流。自性別視角言,女性在集體舞被融進階級和集體,塑造「平等」且一體化的身體。二戰後中日分屬對立意識形態板塊,卻有類似舞蹈社會現象。之後,兩國朝不同方向邁進。文革時,集體舞更強化政治和身體聯繫,且男女成對不再是必要組成,性別差異被解消。石川照子關照中華民國基督教女青年協會(YWCA),用少受注目的《女星》,解析作為「娛樂」的基督教如何賦權農村女性及其變化。《女星》既有宗教啟蒙意識,也提供農村女性缺乏的娛樂。1920年代YWCA則推動農村女性識字教育。石川也帶出疑問:中國農村仍存在男尊女卑和性別偏見,基督教身為變革力量未來能否產生影響?

本書由各專業領域專家執筆,通過多語言、多視角一手史料,探討不同時空背景的娛樂,向讀者展示近現代中國娛樂的多面向及跨界性。最後,游老師勉勵未來有意耕耘「娛樂與性別」的研究者,不妨放入臺灣案例與中國和日本參照。

講座第二部分為許老師分享閱讀心得。許老師從「娛樂」內涵談起,列舉四個相關但不相等的名詞:娛樂、消費、休閒和運動,帶領聽眾反省娛樂定義。許老師認為,本書沒有明確界定「娛樂」,但多數自發、家庭以外的娛樂都得憑藉媒介和消費取得,且娛樂與聲光媒體、觀賞比賽和表演,以及商業(人事)服務存在一定程度關聯。順著上述思考,許老師自「中國」、「近代」著眼,提出從國家、種族、文化和地區角度考慮,中國是否存在其所獨屬的娛樂?在近代、民國、中共建國、國府遷臺後,是否存在特殊、階段性娛樂?例如提到美國,人們能聯想美式足球和超級盃(Super bowl)。接著,許老師轉向審思研究方法,點出分析娛樂的三種元素:參與者(階級、年齡層、宗教、族群、性別)、層面(傳播、享受、表演、體驗、管理、規範、抵制、動員、國內或跨國產業)和變項(法律、時間、空間、時代、文化)。以性別來說,處理中國娛樂與性別,應當注意兩性(關係)、性別(認同)、性慾/身體(實踐)、權力展演(象徵)四大面向。沿著此思路,娛樂與性別的關係,實際上包含「娛樂的性別」與「性別的娛樂」。前者如跑狗、跑馬被視為男性娛樂、逛街購物被當成女性娛樂;後者如紳士俱樂部(gentlemen’s clubs)。以性別為分析工具,可以幫助我們更清晰把握研究對象所處的權力互動,以及「性別與娛樂」彼此糾纏的張力。

許老師總結,本書妥善利用跨學科集體研究優點,展現不同學科學者在主題、方法和史料語言的多樣性。娛樂目的是追求享樂,性別則是從男女出發解剖社會中各種權力關係的工具。本書彰顯女性群體/個體實踐娛樂時的多種角色、關係與異質表現,以及性別的涉入和影響。一方面充分掌握以往學界常用史料,另方面揭開過去研究者措意未深領域面紗。我們可進一步思索:女性表演者與同性觀眾互動,與既有男女性別權力階序的異同;戰後社交舞看似讓舞蹈中男女身體處於對等關係,但否僅是父權體制由個人轉移到政黨領導的國家?本書由女性透視「娛樂與性別」之餘,也啟發讀者向有待開拓領域探尋,開啟研究中國近現代、性別,乃至跨國史的示範。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