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 系列講座 / 幾乎沒人能寫書評的書──「臺灣近代史研究的新水平:談近藤正己《總力戰與臺灣》」講座側記

幾乎沒人能寫書評的書──「臺灣近代史研究的新水平:談近藤正己《總力戰與臺灣》」講座側記

幾乎沒人能寫書評的書

文/蔡竣宇(臺大歷史學系研究生)

IMG_0023

主講人吳密察教授

「如果要我在眾多日本學者研究臺灣史的著作中,只選擇一本推薦,我會推薦的是近藤正己教授的《總力戰與臺灣──日本殖民地的崩潰》」,臺大歷史學系吳密察教授在10月14日晚上於誠品書店臺大店的講座上這麼說。這場講座的主題是:「臺灣近代史研究的新水平──談近藤正己《總力戰與臺灣》」,為臺大出版中心主辦「總力戰與臺灣」系列講座的第一場。

吳密察老師首先說,1960年代的日本社會,由於美日簽署安保條約,引發了一連串反安保鬥爭,並帶起了洶湧的反帝國主義學運浪潮。近藤正己教授出生於1949年,他是在這樣的時代氣氛下長大的。而後,近藤進入信州大學就讀,接受田中宏教授的教導。田中宏的研究專長為日本殖民統治下朝鮮人的戶籍、法律地位問題,近藤受其影響,立下了要去日本前殖民地學習的志向,本來打算前往韓國留學,但是因為金大中事件,日韓交流暫時中止,於是只好轉而前往臺灣,於1976至1981年在臺大歷史研究所學習臺灣史。

然而,臺灣當時少有學者從事臺灣史的研究,幸而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其前身為臺灣總督府圖書館,現名為國立臺灣圖書館)館藏的文獻已經逐漸開放,於是近藤花了很多時間瀏覽、閱讀臺大圖書館與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的文獻上。但當年這些文獻尚未完全整理,近藤花了很大的精力去釐清資料的脈絡與架構。那是臺灣尚未解嚴的年代,近藤的父母曾經因為替他攜帶日文書籍來臺,在機場遭軍警阻滯,近藤也因此領略了戒嚴時期臺灣的社會氣氛。在臺期間,近藤結識了他的妻子,她是一位臺灣人,從事日治時期臺灣文學的研究,後來兩人相偕回到日本筑波大學攻讀博士學位。

吳老師說,筑波大學的前身是東京教育大學,學運熱潮過後,於1973年遷至東京周邊的茨城縣筑波市,更名筑波大學。這所大學的學術傳統是強調不同學門的連結,以及人文社會學科跨領域的研究取向,例如:歷史學與民俗學研究的結合。近藤進入筑波大學的的歷史‧人類學研究科修習博士課程,拜在研究日本近代史的大濱徹也教授門下,他在博士課程修了後就直接獲得擔任教職的機會,後來再取得筑波大學文學博士學位。

《總力戰與臺灣》的日文版早在1996年就已出版,但在出版後僅僅有劉進慶、波形昭一、蔡慧玉三位學者寫過書評。吳密察老師指出,這本書書評的數量不多,是由於該書所處理1931至1945年的這段臺灣歷史,乃是一片前人未曾深入的叢林,極少學者曾涉足此一領域,因而讓這本書成為一本「幾乎沒人能寫書評的書」。

吳老師說明他推薦本書的兩大原因。第一,近藤在這本書幾乎處理了1931年至1945年臺灣史所有的重大主題,並且提出了具有說服力的看法,本書等同於日本統治臺灣最後十五年的一部通史。第二,本書全面性地掌握此時期的重大史料。

在近藤正己教授所使用的史料中,最特別的是日本的軍部檔案,早在1980年代,他已經將軍部檔案關於臺灣的部分全部瀏覽過,並且整理出這些檔案的架構;當年還很少人使用的《臺灣日日新報》,以及在中國大陸出版發行的《大公報》、《中央日報》等報刊史料也納入他的處理範圍之中;此外,吳新榮日記、戶籍資料、田野調查的口述採訪及墓碑等等材料,在本書中也都沒放過。之所以會去進行田野訪調,是因為近藤希望能夠將視線從文字文獻所記載的統治者、上層階級、日本人為主的世界,轉移到被統治者、一般民眾、臺灣人的庶民生活之中。

吳老師解釋《總力戰與臺灣》的另一個難得之處在於,它處理了臺灣軍與臺灣總督府的關係。近藤處理的時段是1931-1945年,符合鶴見俊輔提出的「十五年戰爭」時期,鶴見認為,日本在此一時期進入了持續性的戰爭狀態,政黨政治停頓,文官政府的權力下降,軍部勢力抬頭,並脫離政府的約束,成為影響政治決策的重要力量。1931年是日本史轉折的一年,東亞的政治、軍事格局丕變,各地情勢都趨向嚴峻。該年,臺灣民眾黨被總督府當局勒令解散,在中國大陸發生了九一八事變,滿州國也於同年成立。日本政府和軍部之間的關係,成為重要的議題。

近藤熟習日本近代史的發展,來到臺灣後,自然會思索殖民地臺灣的政軍關係。1918年後,臺灣總督不再擁有駐臺軍隊的調度權,在制度上另外增設臺灣軍司令一職,文武開始分途。但是,臺灣軍並未停止對政局的干涉。例如,在1930年的霧社事件後,由於臺灣軍的強烈抵制,總督石塚英藏最後因而倉皇下台。

藉由梳理臺灣軍在臺灣政局扮演的角色,本書展現了1930年代臺灣的變化。首先,總督府為了因應戰爭體制,動員殖民地的「人心」與「人命」,提升了對臺灣社會的干涉與控管程度,這其中多有配合軍方的意圖。1930年代開展的社會教化運動,加強了推廣日語普及、涵養國民情操、鼓勵愛國精神等同化性質的工作。其次,近藤追索了使臺灣軍勢力抬頭的「朱諾號事件」。1935年,荷蘭船朱諾號因避風駛入馬公港停泊,被海軍當作間諜船隻拘押,但是司法單位最後並未採納此項罪名,將其輕判處理,軍方對此大加撻伐,總督府不得不低頭道歉。臺灣軍的力量壓過行政與司法單位,就此成為制度性的常態。

接著,吳老師闡釋本書書名的意義。本書的副標題是「日本殖民地的崩潰」,在首章就開宗明義地告訴我們,日本殖民地的崩潰並非發生於1945年8月15日。在1944年年底,日本開始對殖民地臺灣的青年徵兵,並賦予臺灣人民參政權,臺灣人在法律身分上取得了與日本國民同樣的權利與義務,「外地」就此編入了「內地」之中,「殖民地」特殊地位已然消失。

吳老師解釋本書上下部主題稍顯分離的原因。近藤堅持,除了觀察日本殖民者的作為以外,也要將臺灣人的抗日行動納入視野之中,才能構成完整的歷史圖景。而當時的抗日活動,已經移往中國大陸,在大陸進行反帝國主義活動的臺灣人,便成為本書第二部的主題。時隔二十年,與此相關的著作大量出版,所能見的史料已是近藤撰寫時的幾乎是十倍之多。但早在1980、90年代,近藤就已經基本上展現和分析了這些在中國大陸活動的臺灣人行動及主張,是相當難能可貴的。

吳密察老師最後再度強調,後人的研究必須要站在近藤建立的基礎之上來進行。如果在日本學者研究臺灣史的眾多著作中,只選擇一本推薦,他推薦的就是近藤正己的《總力戰與臺灣:日本殖民地的崩潰》。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