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臺大出版中心x誠品│週二人文學術現場│探索臺灣史:殖民與去殖民 系列講座之一
殖民經濟的附從與發展――以日治臺灣為核心的考察
主講/薛化元(國立政治大學臺灣史研究所教授兼所長)、李為楨(國立政治大學臺灣史研究所助理教授)
時間/7.2(二) 8:00pm-9:00pm
地點/誠品臺大店3F藝文閣樓
參加方式/免費活動,自由入座
【活動簡介】
商業和貿易是臺灣經濟發展的重要元素,日治時期臺灣經濟的發展,在臺灣經濟史脈絡中更有相當重要的意義。臺灣在日治時期作為日本帝國的殖民地,經濟的發展不可避免地帶有附從與邊陲的性質,整體經濟資源的配置乃是以殖民者的角度與利益思考。然而,關於經濟發展的問題,往往必須跨越以統治者作為斷代來進行考察。因此,本講座將以跨越統治者朝代分野的方式,加上同樣曾經作為日本殖民地的韓國的長期比較,探究殖民經濟附從與發展的完整面貌。
【講者簡介】
□薛化元
■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博士,現為國立政治大學臺灣史研究所教授兼所長,曾任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系教授兼主任,研究領域為臺灣史、中國近代思想史、憲政史。
□李為楨
■日本京都大學經濟學博士,現為國立政治大學臺灣史研究所助理教授,研究領域為臺灣經濟史、臺灣金融史。
【相關連結】
【推薦閱讀】
《發展與帝國邊陲:日治臺灣經濟史研究文集》
臺灣文史研究譯叢 2
薛化元 主編
978-986-03-4081-5/精裝/NTD 580/2012年12月
發展與帝國邊陲是日治時期臺灣經濟史研究中的關鍵命題,可串聯此一階段臺灣經濟史的各個環節與面向。本書內容涵蓋日治臺灣經濟史研究的重大問題與研究的理論方法,特別著重貿易、米穀、工業化與金融等問題,並對於自日治時期至1980年代的臺灣經濟作出長期的縱貫分析。
◎ 臺大出版中心x誠品│週二人文學術現場│探索臺灣史:殖民與去殖民 系列講座之二
我們如何看待去殖民化?――從日治臺灣的近代化及其限制說起
主講/薛化元(國立政治大學臺灣史研究所教授兼所長)、李衣雲(國立政治大學臺灣史研究所副教授)
時間/7.9(二) 8:00pm-9:00pm
地點/誠品臺大店3F藝文閣樓
參加方式/免費活動,自由入座
【活動簡介】
雖然日本帝國對臺灣的殖民統治早已走入歷史,但臺灣如何面對日治時期的歷史,至今仍是我們未完的課題,例如慰安婦事件、釣魚臺主權都足以挑起矛盾社會裡的敏感神經。臺灣過去所經歷的去殖民化,乃是藉由「再中國化」的「去日本化」,這是一場「殖民者缺席」的去殖民化,從而也是不夠徹底的去殖民化。 本講座將回溯至日治時期的臺灣社會,唯有釐清日本統治臺灣的近代化及殖民體制,才能對日本帝國統治臺灣的歷史責任,作出合理的歷史評價。
【講者簡介】
□薛化元
■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博士,現為國立政治大學臺灣史研究所教授兼所長,曾任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系教授兼主任,研究領域為臺灣史、中國近代思想史、憲政史。
□李衣雲
■日本東京大學人文社會系博士,現為政治大學臺灣史研究所副教授。研究領域為臺灣文化史、文化研究、集體記憶。
【相關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