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題:「美學、政治、市場——談張誦聖《臺灣文學生態》」
主講人:楊佳嫻(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副教授)、湯舒雯(美國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亞洲研究所博士候選人)
主持人:梅家玲(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特聘教授)
時間:2023年2月3日(五)19:00-20:30
地點:臺北世貿一館B1232展位
文╱王崇怡(政大歷史所碩士生)
本次演講為臺大出版中心於2023年臺北國際書展「知識交會點」系列講座之一,是張誦聖教授所著《臺灣文學生態》一書的主題講座。由於本書作者身在國外,故邀請國內清大中文系的楊佳嫻教授,以及美國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亞洲研究所博士候選人湯舒雯女士,以本書出發共同探討臺灣文學的發展。主持人為臺大中文系的梅家玲教授,同時是臺大出版中心臺灣文學與文化研究叢書主編,將從其選書的角度,和在場聽眾分享本書在臺灣學界的研究意義。
講座首先由梅家玲教授介紹張誦聖教授在美國學界的影響作為引言。張誦聖教授為美國學界中少數研究臺灣文學的學者,並在美國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成立臺灣研究相關中心與網站,讓海內外學界得以在臺灣研究議題上進行跨界的溝通、交流。張誦聖教授在《臺灣文學生態》中,將布迪厄的場域理論與臺灣研究做結合,對臺灣文學生態發展進行深刻的分析,提供另外一種視野。
本書於2004年以英文出版,至2016年才有中國簡體中文的翻譯版本,但翻譯品質並未十分理想,且臺灣研究的著作在中國的出版市場與讀者群皆相當有限。梅家玲教授對於此書始終沒有臺灣繁體中文翻譯版一事感到惋惜,故而催生臺大出版中心的譯本。梅家玲教授接著介紹楊佳嫻教授與《臺灣文學生態》的淵源。楊教授的博士論文同樣使用布迪厄的場域理論為框架,故而邀請其共同討論本書。博士候選人湯舒雯女士則是張誦聖老師的指導學生,對於本書有深入的體會與理解。
接著由博士候選人湯舒雯女士導讀《臺灣文學生態》。湯舒雯援引其與張誦聖教授的對話,以「永遠都要歷史化」(always historicize)作為引子,希望新時代的臺灣讀者能夠了解現在臺灣文學發展背後的歷史脈絡。談及本書的貢獻,第一個即是張誦聖教授與西方理論對話的方式,也就是「歷史化」。湯舒雯表示,研究上對於理論的使用,不可諱言是臺灣研究者難以規避的宿命,如何處理引用理論的弊病,也是一個重要議題。
為了讓非專業領域研究相關的讀者能夠更深入理解本書,湯舒雯試圖用淺顯易懂的方式解釋一些學術名詞與學術現象。張誦聖教授在本書中所使用的「文學場域」,是世界上眾多大場域中的相對較小的場域,在每個場域中皆有其運作的規律與法則。而對於文學場域的最大的外力影響,即是政治和市場。政治對於文學場域的影響通常不是直接的,而是折射關係下才會發生作用。湯舒雯隨即舉例,假設某個文學場域足夠自主,某本書勢必不會因為文化部長的推薦便成為暢銷書,通常是場域中的活動的人們的肯定,才會成立大家認可的事實。也就是說,所有在文學場域中活動的人,如何捍衛文學場域的規則。
場域內有各種不同的「位置」(position),張誦聖教授習慣以「美學位置」指稱文學場域內的位置。美學位置可以是一種文類、思想,或是刊物,不只是地位的意思。文學場域上的美學位置,並不來自其本身價值,而是不同位置彼此間的競爭與互動。他們不只是在競爭誰擁有最多的讀者,也爭取這個場域的主導地位,辯證文學的正當性、何謂「好的」文學,競爭的方式取決於宿習(habitus)與資本等。每個人的美學表現也都有其歷史脈絡,文學場域的位置角逐(struggle for position)是隨時發生的。
臺灣文學生態主要的美學位置來自四個歷史軌跡。第一個為中華中心主義的美學位置,即由國民黨政府主導的文化。第二個為持自由主義立場的現代主義文學形構,以臺大外文系的王文興與白先勇等人作為代表。第三種則是帶有社會主義傾向的鄉土文學運動,以陳映真為代表。最後是與臺灣民族主義密集相關的本土文學潮流,在戒嚴時代標誌著反抗的文化,動搖中華中心主義的位置,以葉石濤等人作為代表。
湯舒雯表示,多數使用布迪厄場域理論者,往往會忽略理論背後的模型限制。布迪厄的場域理論是討論高度資本主義下西歐的社會狀態,從事文學藝術者多,並且可以脫離政治的干涉,有高度藝術自主性,強調文學性以及美學與藝術的正當性。他轉述張誦聖教授的想法,認為雖然1960年代以來的臺灣文學場域,追求自主性的程度提高,但持續受到政治與市場狀況的制約,與布迪厄的理論模型是不同的。在臺灣戒嚴時期,政治正當性、知識分子的道德化,以及市場話語權的爭奪,彼此制約臺灣文學的自主性。
直到現在,臺灣文學場域的層級化過程中,仍舊受到政治影響。影響臺灣文學場域的政治外力,主要分為政府審查下的直接干預,以及非官方的民族主義的形成,兩者相輔相成。即使現在沒有政府審查的直接干預,為政治服務的政治話語仍在運作。湯舒雯認為,本書的價值不僅在於運用布迪厄的理論框架,依照臺灣文學生態的脈絡進行補充與修正是其更重要的貢獻,對臺灣文學研究有細膩的描述性成果,進行完整而詳細的歸納。
接著是楊佳嫻教授的分享。楊佳嫻教授分享過去採訪瘂弦的經驗,藉以回應威權統治下的文化掌控,知識分子對於表達自由的顧慮,以及瘂弦在訪談中對於自己位置的意識。楊佳嫻教授提到,本書分析分析許多個案,雖然張誦聖教授是由社會科學研究方法出身,試圖以大框架描述某些現象,但同時也注重個案之間的差異。此外,即使政治狀態的改變促使某些現象的變化,也不能忽略意識形態的灌輸與延續。尤其是以此而生的思維方式,透過教育形塑個人對消費與美學的選擇。
楊佳嫻教授也點出華人社會的特徵。無論政權如何改易,華人社會中的知識分子往往傾向為國家政府行事,即使持批判政府的立場,也樂意為政治所運用。楊佳嫻教授特別以書中對於張曉風的分析為例。張曉風的愛國意識與性別認同的交纏,在其《紅毯》系列尤其強烈地體現出來。與傳統淑女式的教育不同,張曉風將對於英雄主義的歌頌以及強烈的家國之思,融入國民黨政府下的絕對性價值體系。楊佳嫻教授也強調,在研究、探討過去歷史現象時,不可忽略研究者或是述說者本身的歷史背景與其所處的時代脈絡,是否因應某些需求,或是被某些當下的外力因素影響。
最後開放現場聽眾提問。一名臺史所學生針對目前臺灣文學界各式散文蓬勃的現象,向講者提問如何看待純文學場域對於大眾散文的研究。博士候選人湯舒雯對此回應,由於相關研究已十分充足,因此現今臺灣文學研究並不重視文類位階的討論,這是種自然而然的結果。接著由聽眾提問所說的大眾散文,衍伸討論張誦聖教授在書中未及處理的、解嚴後的新現象。首先就是網際網路與社群媒體的興盛,作家們在社群網路上的互動,如何劃界臺灣文學的版圖,以及因此而生的新文類,如:IG詩與晚安詩等。再者是次文化與次文類的發展,尤其是鏡文學的出現。第三則是文化治理,以標案的方式,成為臺灣近年另一種形式的官方力量。最後是臺灣文學研究相關學術中心的建制化,與之因應的學院作家的產生。
楊佳嫻教授接著回應聽眾的問題。他解釋道,場域之下仍有許多分場,這些分場並不是毫無關係,他們同樣會互相影響。現今文學場域的雅俗區分不再如過去強烈,新文類對於過去的威脅在於資本。此外,傳統上對於經典文學的分析,是嚴密的文本式分析,新生的大眾文學或是較為前衛的作品,很難同樣用傳統的方式進行分析。楊佳嫻教授以夏宇的《粉紅色噪音》為例,其本身由翻譯軟體構成,可以說已進入現代藝術的範疇,但若是對其進行文本分析或許是「太過認真」。對於文化補助案的影響,楊佳嫻教授則提到,政權的更替對評審委員的組成,以及其評比標準上不會有太大的影響。補助案與文學獎項確實仍有文類與議題框定的功能,但也成為一種創造新位置、新潮流的管道,或是新的理解文學發展的框架。
除了聽眾提問,梅家玲教授也對張誦聖教授尚未處理的議題更進一步提問,對於新興媒體以及次文類的發展,布迪厄的場域理論可以如何使用?楊佳嫻教授援引本書第三篇的部分,提到政治正確的影響力,公眾監督取代政府的審查。湯舒雯也補充美國取消文化(cancel culture)的現象。張誦聖教授在書中提到臺灣戒嚴時期的保守與妥協,是以新傳統主義為特徵的主導文化,也是戒嚴時期的文化特色,這個文化特色至今仍在作用。解嚴以後的臺灣,文化民族主義思潮的高漲,其與進步陣營的合作與結盟,相對於美國左右勢力的極端對立,也具有特殊的在地意涵。楊佳嫻教授隨即援引近年臺灣同婚合法化為例,提及臺灣左、右派的合作如何在國族層面發揮作用。性別議題上的進步,使臺灣的民族主義推到另外一個高峰,但是同婚合法化將中國配偶排除在外,楊佳嫻教授認為這是臺灣左右派的拉扯。
最後,主持人梅家玲教授總結,感謝講者們更進一步開展臺灣文學生態的討論。一方面了解過去臺灣文學研究的概況,另一方面則是在本書的基礎上,就現在臺灣文學現象與問題展開進一步的思考。